湖北日報記者楊禮兵
孝感是離武漢最近的中等城市。市長岳勇14日受訪時說:“主動融入武漢城市經濟圈,是孝感市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決策后,孝感市搶抓機遇,強化接軌措施,加快融入步伐。市委、市政府組織了多次調研和座談,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總體設想,即努力把孝感建設成武漢城市圈內的工業協作配套、農副產品供應、旅游休閑度假、科技成果轉化和人力資源培訓等5大基地。
歷史上,武漢與孝感曾有過短暫的“一體化”:1959年2月14日,孝感專署轄16縣劃歸武漢,1961年地、市分治,孝感重轄16縣。此后,1975年和1987年,漢陽和黃陂先后從孝感劃歸武漢管轄。
岳勇說,孝感市著重在一、二、三產業上全面與武漢接軌。
孝感市進入武漢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有60多個品種,年銷售總量160萬噸,銷售額30億元,占全市農產品商品總量的40%。為構建長期穩定的供求關系,該市今年來大力推行農副產品率先進武漢各大超市。
工業方面,孝感市大力發展汽車機電、鹽磷化工、輕工紡織、食品醫藥、金屬制品等5大支柱產業,正積極與武漢接軌。
以一批三線調遷軍工企業為載體,孝感汽車機電產業對接武漢光谷和沌口東風汽車基地,發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摩托車整車和以光電子器件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
鹽磷化工借助武漢的資金和技術,以雙環科技、黃麥嶺磷化工集團、中鹽宏博集團和國家“863”高科技長江賽孚精細化工基地為對接點,發展三酸兩堿、高效高濃化肥、有機硅和有機氟等化工產品,積極開發醫藥中間體、新型包裝塑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
輕工紡織依托武漢大市場,以恒安、維達、申歐3大知名紙制品企業為對接基地,打造華中紙制品制造集群。
金屬制造業依托武鋼開發下游產品,發展鋼絲繩、鋼構、童車童具、鋼芯鋁絞線等產品,逐步形成了以福星科技為核心,永和安門業、黎明鋼構、童霸童車等一批企業為骨干的金屬制品產業集群。
旅游業方面,孝感雙峰山、白兆山、觀音湖等旅游景區以武漢游客為主。雙峰山旅游度假區納入武漢都市旅游圈精品線路,今年上半年已接納武漢游客80萬人次。
在科技合作上,以孝感學院、湖北職院為載體,利用武大、華中科大的知名品牌,采取聯合辦學,推進校企、校地合作,建設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源培訓基地。全市現有110多家單位與武漢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常年聘請武漢“星期天工程師”500多人次,專家教授2000多人次,產學研、農科教合作項目有400多個。
岳勇說,孝感將在基礎設施上著眼于與武漢實現空間、信息的“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基本上完成了“四線八路十二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城建以建設武漢城市圈西北翼副中心為目標,孝感啟動了東城新區建設。主動融入武漢“信息高速公路”,與武漢已實現小靈通聯網。
岳勇說,為加快融入武漢,孝感市調整充實了駐漢辦事處等部門職能,加強與武漢的部門、企業、科研院所和民間組織的聯系溝通,使孝感與武漢早日實現“零距離”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