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湖北三季度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上,省委書記王忠林再次一針見血地鞭策廣大干部,不要當“冰箱式”干部。
所謂“冰箱式”干部,就是指“不發聲、不發熱、不變質”的一些領導干部。“冰箱式”干部有三大特點:
“不發聲”的沉默是責任失語——面對群眾訴求裝聾作啞的“啞巴干部”。
“不發熱”的躺平是初心褪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干部”。
“不變質”的守舊是創新窒息——機械執行政策卻無創新突破的“教條干部”。
這種“低溫運行”狀態,看似“不犯錯”,實則“不作為”,猶如政策落實的“制冷劑”,讓發展在“冷凍層”打轉。
7月24日,王忠林吹響“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奮進號角。在這個“開業興功、再啟新程”的重要時刻,為啥要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當“冰箱式”干部呢?
就在6天前的7月18日,湖北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半年市州黨委書記座談會上,王忠林給大家講了一則西方管理學故事,勉勵各地主要干部爭當“獅子型”干部:“一頭獅子領導的一群羊,能打敗一只羊領導的一群獅子。希望大家都當獅子。”
7月18日的座談會上,湖北披露了“期中考試成績單”:上半年,湖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600多億元GDP同比增長6.2%,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湖北“較好發揮了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
為何能交出如此優異的成績?拒絕“冰箱式”干部,打造作風優良、領導力強的“獅子型”干部是湖北的關鍵一招。
湖北干部到底有多拼?
半年成績單里不僅藏著“干貨”更藏著“干勁”!宜昌憑著“住工地、睡板房、搶項目”的“板房精神”,讓50億級以上項目數量領跑全省;荊門靠“一個月交付2000畝凈地”的“奔跑精神”,刷新產業落地紀錄;孝感用“每天簽約3個、開工2個、投產1個億元項目”的“321”精神,詮釋著“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這些鮮活實踐證明:干部多一分“熱血狀態”,發展就多一分“滾燙動能”。拒絕“躺平”,主動“先行”,從“不發熱”的冰箱,到“能發威”的獅子,一切都以“支點建設”的坐標校準干部們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
這種轉變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制度設計與思想引領的雙重驅動——對標達標超標的導向要求,將“不作為”的模糊地帶轉化為“必須為”的清晰坐標。
為此,湖北將2025年定為“干部素質提升年”,給隊伍構建“長效保鮮”機制。通過凝心鑄魂行動舉辦培訓班,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以對標爭先行動開展支點建設大研討,引導干部在比學趕超中抬升發展標桿;以強基提能行動組織干部到先進地區跟班學習,在行業標桿調研實訓中提升戰略視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破解“四不”問題專項行動,通過細化考核指標、建立負面清單、完善容錯機制,讓“多干多錯、不干不錯”的怪圈失去生存土壤。
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成為主流,當“十個指頭彈鋼琴”的系統思維成為共識,當拒當“冰箱式”干部要當“獅子型”干部成為內驅動力,湖北全省干群“上下同欲、鼓足干勁”,熱氣騰騰地“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那么就一定能以良好的干事狀態去書寫更精彩的支點答卷。
湖北發布編輯部出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 源:湖北發布、唱遼闊
總策劃:岑卓
策 劃:謝珍 鄧國輝
撰 稿:鄧國輝 劉蕊俊
編 輯:郭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