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重大項目推進會曬出的成績單,藏著不少值得琢磨的門道:上半年,湖北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593個,總投資2.71萬億元,有力帶動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高于全國3.7個百分點,居經濟大省第1、中部第1、全國第6,總體好于去年、好于全國、中部領先。這些數字背后,既有各地干部撲下身子干出來的實績,也藏著“怎么干”的深層邏輯。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說,“從湖北上半年的發展情況看,凡是發展得好的地方,都是因為干部隊伍充滿了拼搏進取的精神,拼搶實。”
一、“獅子型”干部的精神內核:敢拼敢搶的精氣神
王忠林說,“一頭獅子領的一群羊能打敗一頭羊領著的一群獅子。”湖北項目攻堅的突破,首先源于“領頭獅”的擔當與銳氣。
宜昌干部把辦公室搬進板房的創舉,詮釋了什么是“一線作戰”。在寧德時代邦普項目現場,市、區干部卷起鋪蓋入駐板房指揮部,與項目建設者并肩作戰。土地平整時,他們蹲守現場協調村民征地事宜;證照辦理階段,緊盯部門流程,硬是把原本18個月的前期手續壓縮至8個月。這不是盲目苦干,而是將辦公陣地前移,讓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正如王忠林所說,“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宜昌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點,在板房里住出了項目推進的加速度,上半年,宜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居全省第2位。
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杜小夢 攝
荊門干部在招商一線的“奔跑速度” 同樣震撼。為引進億緯鋰能儲能項目,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專班火力全開,3天完成2000畝土地附著物清點,1個月交付凈地。副鏈長、荊門高新區·掇刀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珊帶隊,3天輾轉4城,行程3500公里,舉辦5場現場推介會,拿著精心準備的產業鏈圖譜與配套清單,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以“奔跑”的姿態跑出投資“加速度”,以億緯動力為龍頭,帶動恩捷隔膜、新宙邦、科達利等34家鋰電頭部企業落戶荊門,形成從電芯到儲能的完整鏈條。
正在建設中的億緯鋰能標準工廠 汪琪 攝
好作風是戰斗力,更是生產力。王忠林說,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對重點項目要親自推動、靠前指揮,督促大家都動起來、干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面抓項目、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拼搶之外的智慧:既要實干,更要善謀
雷軍曾警示“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湖北的實踐證明,“獅子型”干部既要有拼勁,更要有章法。
十堰利用楚商大會、十堰深圳協同發展大會爭取項目落戶,并開展“五搶”(搶政策、搶項目、搶客商、搶訂單、搶市場)行動主動破局。這種精準施策讓十堰上半年GDP增長7.45%領跑全省,工業技改投資以30.2%增速連續兩月居首。
2024年11月27日,湖北十堰—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旅游鏈對接大會在深圳舉行
隨州則把“以商招商”用到極致。王忠林說,“以商招商是成本最低,最直接的招商,就看能不能把你的商激勵起來。”隨州深諳此道,通過校友招商、楚商招商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密集舉辦90余場懇談會、推介會,隨州上半年新簽約楚商回鄉項目97個、總投資530億元,涌現出泰晶、金龍等代表性隨商回鄉企業。上半年,隨州民間投資增速19.6%,全省第一。
5月22日,隨州市舉辦乙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隨州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會
荊門更懂得“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大招商”,聚焦百億級企業培育,通過“一企帶一鏈”推動產業發展有中生新、聚新育強。億緯動力13年間在荊門追投11次,投資從1億元增至419億元;長城汽車追投3次達75億元;格林美追投5次達132億元……
三、機制托底:讓“獅子型” 團隊跑得更穩
王忠林在湖北縣(市、區)委書記培訓班上強調,“機制要優”是保障工作落實的關鍵。他在市縣工作時建立的日報告、周總結、月通報制度,到省委后實行的常委周例會制度。他說,這些制度“有助于加強對工作的及時掌握和跟蹤督促,及時發現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和偏差,保障各項任務高質高效完成。”
湖北各地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荊門建立“紅黃藍”預警機制,對項目審批、開工、竣工等關鍵環節實施動態監測:進展順利的項目標注“綠色”,亮起通行綠燈;進度滯后或問題未及時解決的項目標為“黃色”,發出預警并限期整改;連續一個月處于“黃色”狀態的項目則轉為“紅色”,由專人掛牌督辦。這套機制讓億緯鋰能、長城、格林美等項目推進大大提速。
孝感的“321”機制(即平均每天簽約3個、開工2個、投產1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同樣并非簡單口號,而是一套細化到日常的項目作戰圖。為平衡速度與規范,他們提前制定“容缺審批”清單,對非核心材料實行“先上車后補票”,同時建立全程跟蹤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合規推進。這種“一個項目跟到底”的服務模式,讓“321”從設想變為現實——孝感納入2025年省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82個、總投資1898.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7.6億元,個數、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分別比去年增加11個、308.3億元、81.3億元,均位于全省前列。
孝感楚能鋰電池生產基地(一期)
荊門的“紅黃藍”預警、孝感的“321”調度,都是將這套機制本地化的創新,確保思路落地有路徑、推進有監督。
湖北的項目攻堅,歸根結底比拼的是干部的精氣神,當越來越多“獅子型” 干部既能拼搶實干,又善戰略謀劃,既能在 “小切口” 上突破,又能靠 “機制優” 托底,湖北必能保持項目攻堅的沖勁,更能鍛造高質量發展的韌勁,進而匯聚加快推動支點建設的強大合力。
湖北發布編輯部出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 源:湖北發布、唱遼闊
總策劃:岑卓
策 劃:謝珍 禾風
撰 文:禾風
編 輯:郭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