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為社會公器,以文明創建為抓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性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服務發展大局,助推經濟騰飛,促進社會和諧,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急劇轉型期,各種矛盾凸顯疊加,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倫理容易動搖,特別是互聯網解放了人們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成為各種利益訴求的集散地和民意表達的輿論場。
不可否認,開放和互動是網絡存世最基本的價值取向。開放使網絡植根于多元的社會生活,互動激發網民的參與熱情。
但不能不看到,開放和互動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播和意見表達模式,使得網絡傳播呈現出熱點形成及轉換快、先入為主、效應放大、理性不足等鮮明的特點,使得網絡輿論建設性與破壞性共存,理性與非理性交織。
不可否認,網絡的平臺功能使得網絡可以快速吸引眼球、集聚人氣、擴大影響。
但不能不看到,虛擬空間植根于現實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情緒化反應,而情緒化會淡化理性的責任感。在網絡世界,海量信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不乏偏聽偏信、圖一時之快甚至惡意作假的輿論熱點。
不可否認,網絡帶來便捷的交流和溝通,帶來信息的聚集和放大。
但不能不看到,網絡如果不是用來傳播思想者的高尚意愿和情感,它就成為社會惡勢力的一部分;反之,那它就是社會良善的推動力量,即使微如燭火,也足以溫暖人心。
網絡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規范有序的網絡環境,文明網站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貢獻力量,從而共用共享。
要有利社會建設。一個人的力量似乎很小,但也可能是一只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從而引起一場龍卷風。因此,要自覺堅持建設性的立場,以有利于矛盾化解、情緒紓解、社會和解為目標,消除思想鴻溝,避免沖突加劇,建立社會互信,促進公平正義,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要秉持向善情懷。社會并不總是美好,生活并不總是如意。虛假似乎美好,真實似乎丑陋。要傳播真實而美好的一面,讓網站在自己手中保持干凈和健康。
要占事理先機。網絡的迅速發展,給一些不負責任、企圖擾亂社會的少數人以可乘之機,他們或憑空杜撰新聞,或利用有些新聞作反面文章,刻意撕裂社會,擴大社會裂痕。打掃家園、喝止鼓噪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對有害信息的無視即為放縱,傳播即為助虐,要以理說事、以理辯事,敢于同網絡上的不良行為作斗爭。
靜水深流。文明的力量來自于最廣大民眾的涓涓匯集。一篇報道,一篇貼文,一條跟貼,都是建設文明網站的一磚一瓦。只要聚合起每一滴閃光的水珠,必定會讓網絡成為春風拂面的精神家園。(作者:姬學濤)
瀵逛笉璧鳳紝鎮ㄨ璁塊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縐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緗戦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