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第七屆田長霖論壇暨光谷中華科技園項目推介會現場
圖為:2011年華創會開幕式現場
圖為:2015年華創會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圖為:2016年華創會海外代表
開放湖北,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11月 22日,第十八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的大幕正式拉開。
舉辦論壇、項目推介、專場活動……2018年華創會以“萬僑創新,發展共享”為主題,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海內外代表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人才、技術、經貿洽談與合作,招才引智,招商引資,雙向互動、互利共贏,實現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發展。
開放湖北,熱忱歡迎天下賓朋,共同打造區域創新新高地,譜寫合作發展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且來細數本屆華創會亮點。
亮點一
緊扣國家戰略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
經歷18年,華創會已成為助力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廣大僑胞自身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華創會的號召下,一批批華僑華人攜帶項目、資本、技術回國創新創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服務中外交流發展的堅實橋梁,為湖北和中部地區乃至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每年的武漢論壇都是華創會上的“重頭戲”,今年該論壇將繼續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現場訪談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僑商代表、海外專業人士代表等,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探討新時代湖北的新發展、新機遇,引導僑資僑智參與中國建設發展。同時,舉辦以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專場。
此外,今年還專門設立了健康鄉村等專場,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切實把辦好華創會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服務整體外交、地方經濟及僑胞事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亮點二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和合共生,同舟筑夢。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其他國家發展貢獻了順應歷史潮流的中國智慧。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規劃走向實踐,從愿景轉化為現實,進展和成果超出預期,朋友圈越來越大。
作為“國”字號的品牌、中部地區重要的引智招商平臺,華創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溝通,并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聯系點,“以僑引僑、以僑引外、以橋促內”,構建起一條呼應“一帶一路”的“華創絲路”。
武漢理工大學教師尹以橋,20多年前只身闖蕩非洲,前往馬達加斯加,并在那里開啟了創業之路。2005年,尹以橋在第五屆華創會上簽約武漢市漢陽區,在黃金口都市工業園內建設“未來工業園”、注冊成立“湖北未來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并組建了“未來集團”。如今,他在馬達加斯加、肯尼亞、莫桑比克等7個國家創辦了10個公司,涉及鋁合金門窗、建材貿易等業務,雇請當地員工近2000人,促進中非之間經濟與文化交流。
為全面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年華創會期間將舉辦湖北科技走進非洲、國際投資專場等活動,重點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活動,從而實現交流合作、以僑引外、互利共贏。
此外,今年在邀賓及項目征集方面也繼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予以傾斜,鼓勵并歡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僑華人帶項目、資金參會。
亮點三
關注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要求,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加大力度,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通過華創會,全省上市公司引進了一大批海外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來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有相當比例通過華創會牽線搭橋。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和僑資企業成為湖北經濟發展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之一,對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為當地扶貧、就業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力量。華僑華人學貫中西、融通中外,蘊藏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豐富資本和人才,在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領示范作用。
本屆華創會,旨在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涵養和調動廣大海外僑商和專業人士中的創新創業資源,在海外僑胞群體中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引導和支持海外僑胞共享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機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新的正能量。
今年,從“華創杯”創業大賽到面向海內外收集項目、專場活動,都全面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積極促進資金與項目、人才與用人單位、技術與需求企業精準對接。一大批項目在網絡上及時發布更新,通過華創會對接洽談,為促進國家及湖北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亮點四
凸顯“以僑為橋、聯通世界”輻射效應
多年來,華創會“以僑引僑、以僑引外、以僑促內”,國際影響力及輻射效應日益擴大。
一是輻射層面更加高端,吸引了國際知名政要、專家學者的關注,如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時任加拿大自由黨國會議員麥考廉和國外4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出席華創會。
據介紹,今年海內外代表參會總人數在 3000人左右。海外代表報名人數1300余人,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博士及博士以上學歷者390人,占比30%;首次參會542人,占比42%。在海外高端嘉賓邀請方面,有6位院士參會,以及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美國泛亞集團董事長、長江國際商會名譽會長方李邦琴,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亞洲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長江國際商會名譽會長趙曉宇,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德利得集團董事長王學利等重要嘉賓參加會議。
二是輻射范圍更加廣泛,除了服務湖北省內經濟社會發展,在海外及省外影響日益擴大。目前,越來越多的海外華僑華人團組、政府機構主動參與華創會,尋求合作投資機遇。2017年華創會德國專場,11個項目集中簽約,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彼得·薩赫遜、德國湖北社團聯合會會長傅昕等被聘為武漢經開區“招才大使”;新加坡專場聚焦“創新智慧合作”,30余家新加坡企業代表和行業精英攜“干貨”參會,尋找合作伙伴并達成合作意向。
今年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德國等國的華僑華人主動申辦專場,其中,美中湖北同鄉會承辦的國際投資專場已在華創會上連續舉辦5屆。浙江義烏首次申辦今年專場。山西、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僑辦或僑商協會參會。
三是輻射領域更加全面,除了近年來一直作為重點的生物醫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今年還特別新增了冠軍回家、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區域性資本市場融資融智、健康鄉村等專場,項目征集方面有生物農藥的海外市場拓展、數字化農業、鄉村振興、旅游度假綜合項目等,既積極響應軍民融合、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又進一步拓展了華創會對接產業覆蓋面。今年24場專場活動,包括由承協辦單位舉辦的僑商僑智助推武漢發展大會、湖北科技走進非洲、生物醫藥、教育合作、第九屆田長霖論壇等專場;市州政府舉辦襄陽、天門專場,此外還有海外專場等活動。
亮點五
體現同圓共享中國夢主題
華創會是引智引資的大會,也是僑胞回“家”團聚的盛會,不僅具有經科價值,還具有情感融合價值,帶著新時代的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紛紛歸國(來華)發展。
本屆華創會,通過第五屆“華創杯”創業大賽、華創學院第七期研修班、華創基地即“僑夢苑”等工作體系,將繼續向海外華僑華人提供高水平項目對接平臺和高質量長效跟蹤服務,積極爭取華僑華人的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互利共贏。其中,在華創學院第七期研修班上,為歷屆“華創杯”進入復賽的選手進行經營管理、投融資等方面的培訓,助力創業項目落地生根,找到自身優勢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同時,以舉辦華創會為契機,加強與海外華僑華人的交流溝通,通過親情、鄉情、友情聯系,歡迎共享中國繁榮富強成果和改革發展紅利;引導支持中國建設發展、促進中外交流合作;倡導歸國(來華)創新創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斗。
(作者: 編輯:劉建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