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著當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本禹的接力棒,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已經在畢節地區大水鄉本禹希望小學和華農大石希望小學支教三個多月。100多天來,支教團的成員們被這里的貧困與落后震撼,被山里孩子艱苦困難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震撼,更被他們渴望知識的強烈愿而感動。支教期間,研究生們開展了許多的活動,讓孩子們覺得:學校是最快樂的地方。
愛心捐贈暖人心
冬日的黔西北大地寒風凜冽,但在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山鄉的本禹希望小學里卻是一派暖融融的景象。近日,在本禹希望小學支教的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舉辦了農民工子女愛心捐贈活動。全校340余名師生參加了捐贈活動,志愿者們把來自杭州和深圳等地愛心人士捐贈的文具和鞋子、衣物全部發放給生活困難的農民工子女學生。
志愿者葛俊向師生們介紹了學校的農民工子女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隨后,志愿者們連同其他學校老師將捐贈來的文具盒、練習本、鉛筆等文具用品以及衣服鞋帽全部發放給學校農民工子女,勉勵他們好好學習,繼續努力,正視困難與挫折,培養塑造健全健康的性格。
受到捐贈的六年級學生高希望表示會好好學習,快樂成長,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回報遠方的好心人和身邊親人、同學的關心愛護。
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積極主動挖掘和利用社會資源,通過華中農大校友及社會好心人士等渠道多方爭取到愛心捐贈物資。本次所發放的文具用品和鞋帽、衣物分別由在杭州工作的祝先生、林女士和在深圳工作的袁女士捐贈,價值5000余元。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嚴文高說,支教團還將繼續努力,積極爭取更多資源,類似的愛心捐贈物品發放活動將繼續進行,力爭實現捐贈活動的持續化,受捐贈學生范圍也將得到擴大,更多的困難家庭學生將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
“陽光樂園”落成
2010年12月15日,支教團在大水鄉本禹希望小學成立了該校第一個農民工子心理活動室——“陽光樂園”。由志愿者擔任心理咨詢老師,活動室的創立旨在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注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在陽光樂園里能夠放飛心靈,激發才智,感受到快樂的意義。
遠遠望去,心理活動室門上“陽光樂園”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兩邊的一副對聯——“帶著煩惱進小屋,露著微笑出樂園”很好地詮釋了心理活動室的作用。進入室內,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引入眼簾。
活動室分為五個的區域:第一、心理訪談。該區以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展開,充分了解農民工子女的學習生活狀況,并用心理疏導的方法為他們排憂解難。第二、許愿樹。農民工子女將自己的心愿和祝福以小卡片的形式貼在許愿樹上,志愿者盡力去幫助他們實現,使其切身感受到愛與希望的力量。第三、感知城市。通過地圖、地圖儀、書籍圖畫、影片等媒介的展示,讓農民工子女感知外面世界的精彩。第四、智力開發。通過大量益智游戲來開發農民工子女的智力,讓他們在拼七巧板、挑戰象棋、玩轉魔方、拆裝玩具等過程中,活躍思維,挑戰自我。第五、作品展示。展現農民工子女的特長,發揮農民工子女的興趣愛好,將他們的優秀作品,如繪畫、書法、剪紙、小發明等擺設在該區,不斷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創新能力,從而全面地認識自我。
首批進入“陽光樂園”體驗的農民工子女趙勇激動地說:“通過志愿者老師的講解和輔導,我在活動室里見到很多新鮮的事物,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還和在外打工的父母通了電話。煩惱解決了,微笑出來了!”
“希望‘陽光樂園’能夠帶給農民工子女更多的快樂,希望他們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的成長,希望他們的童年有一個幸福的回憶!”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葛俊在心底留下了美好的希冀。
環保志愿者行動
近日,支教團在本禹希望小學組建了一支特殊的隊伍——農民工子女環保志愿者小分隊。小分隊志愿者全部由學校三到六年級的農民工子女組成,主要開展以垃圾清理、衛生監督為主的校園環境保護以及農村環保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項目。
在農民工子女環保志愿服務首發行動中,踴躍參與的30余名小志愿者統一佩戴紅領巾,手提著垃圾袋在校園內外進行了雜草拔除和垃圾清理的志愿服務。小志愿者們爭先恐后,不怕臟、不怕累,忙碌在菁菁校園。此外,小志愿者們還特意在校園里制作了第一期環境保護知識黑板報,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和認識環保的重要性!氨M管很累,但看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周圍的垃圾被清理干凈,校園環境也變得整潔,心里感到特別開心、特別滿足。”望著伙伴們收集起來堆成小山似的垃圾袋,小志愿者嚴白永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環保志愿者小分隊已在校內外開展了兩期志愿服務活動,參與的農民工子女超過100人次。
關愛孤寡老人
“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將他們的愛心帶到大山,我們也要盡自己一份力量,把溫暖傳遞給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本禹希望小學的全體農民工子女在支教團三位志愿者的帶領下,走進當地孤寡老人陳世豪家里,為他整理房間、收剝包谷,送去了冬日里的暖意。
陳世豪是當地一位家境貧寒的孤寡老人,雖說靠著鄰里好友的幫助,前不久剛把自家四畝地的包谷搶收完,但后期剝包谷粒的工作還需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支教團的志愿者當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決定在農民工子女之間開展一次愛心行動,讓他們都成為一名小志愿者。
一來到陳世豪老人家里,孩子們在支教老師的帶領下,扛包谷、打包谷、剝包谷……個個干勁十足,忙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
“我們勝利‘消滅’所有包谷啦!”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看著一袋袋金燦燦的包谷粒,所有小志愿者在最后齊聲喊出了他們的累累碩果。
“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作為一名來大山支教的大學生志愿者,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而離我們最密切的育人方式就是教授這里的學生要懂得將自己的一份愛心奉獻給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讓孩子們從小懂得感恩,懂得平凡而偉大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周豪如是說。
(作者: 編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湖北日報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鳳紝鎮ㄨ璁塊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縐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緗戦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