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江漢區城管在全區22條主次干道增設了1200個果皮垃圾箱,對原有破損的垃圾果皮箱內800個內膽進行了更換。該局還對每個果皮箱進行定點、定人、定責、定標準編號編碼進檔案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垃圾清運。 記?
本報訊(記者 邵瀾 通訊員 徐菁 實習生 林晗茜) “拾荒者取出垃圾桶倒扣在地上,撿走塑料瓶、易拉罐等可以賣錢的物品,瀟灑離去……”昨日,針對武漢正在展開的“城管革命”,很多市民和漢網027社區眾多網友發帖“抱怨”,武漢街道上垃圾箱損壞嚴重,周圍垃圾遍地惡臭難聞。
“我來向大家揭開背后真正原因。”網友“wushuang176”發帖,分析三鎮街頭垃圾箱普遍損壞致垃圾遍地,其實關鍵因素與城市拾荒者管理有關。
“wushuang176”說,拾荒者翻找垃圾后并不清理,導致路人們直接把垃圾丟在散開的垃圾上,周圍的地面也越來越臟……
環衛部門經常抱怨,每年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來進行垃圾箱維護。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wushuang176”認為,有三點關鍵因素導致這種現象不斷發生,一是垃圾箱設計不夠科學合理;二是行人與附近居民圖省事不夠愛護;三是環衛部門對拾荒者缺乏有效管理。
“拾荒者就像腸道中的有益菌群一樣,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如垃圾分類!笔聦嵣,垃圾分類在北歐、日本等發達國家發展相對成熟,市民對此認知度較高能夠自動配合。而垃圾分類在中國目前推行得并不理想。“wushuang176”認為,拾荒者可以協助城管部門完成分類工作,他們完全靠手工分揀出有價值的垃圾,然后剩下的菜葉、食物殘渣和其他污物便可直接拉走填埋處理。
不少網友認同“wushuang176”觀點,網友“allright3”提出武漢可以效仿北京,設計用鑰匙才能打開的垃圾箱,拾荒者只能伸手進去找,不能打開箱子或拿出內膽,就能做到對垃圾箱體的保護。更多的網友表示,垃圾箱維護與周圍垃圾遍地,關鍵是城管部門對拾荒者如何進行有效管理,讓他們發揮出“有益菌群”的正面作用。
瀵逛笉璧鳳紝鎮ㄨ璁塊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縐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緗戦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