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新聞頻道 > 湖北其他機場

    沙市機場

    發布時間:2008-04-21 15:42:00 來源:

             飛來飛去沒了蹤跡:湖北沙市機場73年興與衰

      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湖北省共接待旅游者854.4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2.91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9.53%和22.32%,創黃金周歷史最好水平。其中,武漢市增長72.86%,黃石市增長32.46%,咸寧市增長28.95%。然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荊州增幅卻僅有10%。省內6條飄紅的旅游精品線路,荊州一條也沒有占到。各地景點游客爆棚與荊州旅游景點的慘淡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擁有豐富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荊州何以遭全國游客的冷落?一位來荊州的游客一語道破真諦:“缺航班,少鐵路,大家想來都難。”游客的話深深刺痛了每一位熱愛荊州的人的心,同時也促使我們去思考荊州旅游乃至整個荊州經濟發展的出路問題,誰為荊州騰飛插上雙翼?

      沙市機場位于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東北方向東經112°16′45″,北緯30°19′24″,距市中心3.7Km,占地1500畝,使用面積935,448.1平方米。目前僅用于通用航空飛行。

      沙市機場,中國歷史上較早的幾個機場之一。它伴隨著沙市的成長而成長,伴隨著荊州的發展而發展,它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沙市經濟、荊州經濟的起伏與變遷。沙市人曾經因機場的存在而自豪,今天荊州要發展旅游,發展經濟同樣不能缺少機場。

      沙市機場從民國開始,經歷了興起、恢復、發展、輝煌、沒落的歷史變遷。

    民國時期的沙市機場(興起時期)

      沙市有機場始于民國18年(1929年),當年國民黨軍隊在沙市三板橋西側修建的簡易機場,一度有武漢、南京的飛機每周兩個航班起落。

      1930年,當時的中國航空公司在沙市設立航空事務所,辟二郎門至玉和坪江面為水上機場,有水、陸兩棲飛機“洛寧號”起降,用小汽艇接送乘客及上下郵件。沙市水上飛機場是滬蜀航線漢渝段的中途停機站,自漢口經沙市至重慶,每周三、六兩班,由重慶經沙市飛漢口,每周四、日兩班,民國25年初,往返各增加兩個航班。

      民國27年(1938年)秋,沙市航空事務所撤消,機場停航。

      民國33年,日寇強征民夫在三板橋附近修建了一條長900米寬50米土質跑道的簡易機場,以備軍用,但一直未能投入使用,廢棄至沙市解放。

      建國初期的沙市機場(恢復時期)

      1958年,沙市航空站成立,三板橋機場經地方政府與民航共同修復后交民航使用,由民航湖北省局使用蘇制安二型飛機開辟了武漢——沙市航線,每周二、四、六各一班。

      1962年由于國民經濟調整機場航班暫停,機場暫借給湖北省體委開辦航空滑翔學校。

      七八十年代的沙市機場(發展期)

      1970年5月,根據國家“依山、進洞、分散”的戰備方針,民航第十五飛行大隊奉命由湖北省武漢市南湖機場轉場駐湖北省沙市機場。

      民航第十五飛行大隊,屬于中國民航的專業飛行大隊,最早稱為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十七專業飛行大隊,組建于1963年,1964年改稱中國民用航空局第十五飛行大隊。12架安二(運五)型飛機轉場后大隊以沙市機場為基地,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專業飛行,專業飛行任務項目包括農播、林播、治蟲、除草、勘探、攝影、錄像、旅游等,服務對象擴展到農業、林業、水利、工業、地質、石油、電力等行業,作業范圍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和河南等省(區),最遠曾延伸至黑龍江省的部分農場,直到1993年5月11日,8148號運五飛機到海南西慶執行完最后一次林播任務后,第十五飛行大隊的通用航空飛行中止。

      1970年至1993年的二十余年時間里民航十五大隊共完成專業飛行3萬多小時。1982年因連續18年無重大飛行事故,被民航局授予“安全飛行紅旗大隊”,1984年被民航局授予“中國民航文明單位”,多次榮獲“全國飛播造林先進單位”,為我國的農林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保證駐場的十多架“安二” 型飛機正常起降,中國民航局于1974年撥款修建了長500米、寬16米、厚10厘米的水泥混凝土滑行道。

      1975年10月,民航第十五飛行大隊用改裝后的“運五”型飛機開通沙市至武漢航線,每周二、四、六各一班,當日往返,每班載客13人。1975年恢復航班至1985年,共完成航班飛行5261小時30分,年均完成客運量2235人次,年均貨運量51.9噸,1980年創歷史新高,年客運量達6330人,年貨運量達245.4噸;1970年至1985年完成包機飛行1753小時48分,公務飛行3507小時42分。1970年至1985年完成訓練熟練飛行24972小時,為南航輸送了近百名優秀飛行員,一大批飛行員分別獲得特級、一級、二級安全飛行獎章。

      1985年8月20日,為了地方經濟發展及對外交流的需要,原沙市市人民政府與民航廣州管理局簽訂協議,雙方共同投資800萬元擴建沙市機場。主體工程包括長1600米、寬30米、厚25厘米的混凝土跑道;長107米、寬15米、厚25厘米的聯絡道;長60米、寬30米的客機坪和面積2189平方米的候機室、航管樓;4230平方米的停車場;217.5平方米的南遠臺以及沙市機場簡易導航燈光進近系統,對調度、氣象、通訊、供電、供油等保障設施也進行了改善。工程于1985年11月6日正式動工,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沙市機場一期擴建工程于1987年年底峻工,經驗收符合設計要求。

      沙市機場一期(1985-1987)改造完成后,占地面積為1050畝,機場等級為3B級,可以起降“運七”、“安24”、“肖特360”等型號的飛機。1988年9月開始,沙市機場開通了沙市——長沙——廣州、沙市——武漢——上海、沙市——武漢——南京、沙市——武漢——常州等往返航線,使用機型為“肖特360”,可載客36人。

      九十年代中期的沙市機場(輝煌時期)

      隨著沙市經濟的發展和對航空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一期擴建后的沙市機場仍不能滿足需要,在此背景下,市政府與民航廣州管理局再次共同投資3600萬元對沙市機場進行了二期擴建,沙市政府計劃二期擴建后的沙市機場使用期為十年,航站設計旅客年吞吐量為30萬人次,十年后遷建新機場。

      二期擴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于1992年9月25日,工程歷時一年,將主跑道由原來的1600米延長到1800米,擴寬至45米,擴建后的停機坪達到16000平方米。同時擴建了長99.15米、寬19米的聯絡道,3500米的界溝,新增金屬圍欄5000米,相應擴建、新建了部分環場道路。對調度指揮、通訊導航、氣象、油料、供水、供電等設施進行了更新改造,增設了盲降、測距儀、助航燈光、氣象自動觀測系統及衛星云圖接收儀等新設備。工程施工期間,三架“肖特360”飛機轉場至武漢南湖機場繼續運輸飛行。

      1993年11月24日,民航總局校飛中心對擴建后的沙市機場通訊導航設備進行了全面校驗,獲得成功。11月25日至27日,廣州、武漢等有關部門組成驗收組對沙市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進行了驗收,認為工程達到設計要求,驗收合格。

      1993年擴建后,沙市機場達到4C級機場標準,可起降波音737-200、737-300、737-500等同類型客機。

      1993年12月4日波音737飛機在沙市機場首次試飛成功,1993年12月28日沙市機場首次使用波音737飛機開通沙市至廣州航線,并先后開辟了沙市至北京、上海、深圳、汕頭、桂林、海口等航線,沙市機場的航空運輸出現了一個興旺時期,1996年旅客吞吐量達到6.4萬人,貨運吞吐量達825噸。

      1994年7月南航又投資700多萬元擴建沙市機場候機樓,1996年元月工程竣工,擴建后的候機樓面積達5135.76平方米。

      1993年5月,由于機型老舊、飛行人員改裝等原因,民航第十五飛行大隊停止專業飛行。1994年12月31日,南方航空(集團)公司考慮經濟效益問題,決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沙市機場肖特360飛機承擔的航班生產任務。次年,三架肖特飛機由總公司賣往國外。從此民航第十五飛行大隊不再執管飛機,只提供過站和過夜航班保證。

      九十年代后期的沙市機場(沒落時期)

      受機場規模、地方經濟形勢、航線安排、價格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沙市機場自建場起就處于虧損狀態。1996年7月8日,中國南方航空股份公司決定將十五飛行大隊的空地勤人員進行分流,大部分飛行人員和機務人員分別被安置到南航各分公司工作。

      自1997年宜昌三峽機場開通后,沙市機場的客貨運輸量逐年下降。1997年7月1日南方航空公司決定將南航第十五飛行大隊成建制劃歸南航湖北分公司管理,1998年4月17日更名為——南航湖北分公司荊州基地。

      1997年11月27日,十五飛行大隊約請宜昌青年旅行社包機公司租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運七-100型飛機,以沙市機場為基地,開辟沙市至武漢、常州、恩施、重慶等航線,1998年7月13日中止。到2000年,沙市機場僅有一條沙市——武漢——廣州——海口航線,每周三個航班,年客運量只有16777人,客座率為34.5%,貨運量323.3噸,載運率為32.3%。

      1998年,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沙市機場成為抗洪救災的前線機場,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李嵐清先后乘專機飛抵沙市機場親臨抗洪搶險第一線,視察長江水情,指揮抗洪工作。兩個多月中沙市機場干部職工克服困難,連續奮戰,共保證各類救災飛行94架次,其中中央領導專機18架次、重要客人保證14架次、各種救災飛行48架次、空中航務保證14架次,圓滿完成了各項保障任務,被民航總局等四部委授予全國“九八抗洪救災先進集體”稱號。

      自改革開放以來,沙市機場經過兩期擴建,機場設施逐步完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自1988年9月至2000年,沙市機場共運送旅客395646人,貨郵4643.72噸,確保了飛行安全和空防安全,為荊州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2002年5月7日,是沙市機場全體職工最心痛的日子,也是全體荊州人最傷心的日子。這一天全體職工都來到機場,送走了機場歷史上最后一個航班。所有的人都哭了。以后他們將各奔東西,離開沙市,離開自己心愛的工作,離開朝夕相處的同事。

            后記

      2004年12月,南航湖北分公司對荊州基地進行機構整合,撤消了南航荊州基地黨委,組建南航湖北分公司宜昌營業部。營業部下設綜合辦公室、財務部、現場運行部、市場營銷部、后勤保障部五個部門。宜昌營業部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除武漢地區以外的所有南航銷售,并負責南航在宜昌三峽機場始發航班的銷售任務。

      2005年3月15日,南航開通了宜昌——廣州——宜昌航線,每天一班,使用ERJ-145飛機,每班可載客50人。

      目前,沙市機場僅能保障通用航空飛行,已不能滿足大型運輸飛機起降的要求。但隨著荊州經濟的騰飛,沙市機場仍可作為支線機場進一步開發利用。(來源:江漢商報)

    編輯: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在線投稿網站地圖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娱乐网|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