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婧 李婷婷 劉滔)7月15日,咸安區桂花鎮柏墩街的咸寧市柏墩生甡川磚茶廠內,省級非遺“生甡川青磚茶制作技藝”第十二代傳承人何春雷正與青年學子共同摩挲著剛出模的茶磚。
堆滿青磚茶的柏墩生甡川磚茶廠庫房。通訊員 供圖
檀木模具的紋理間,400余年時光凝結的茶香氤氳升騰——這塊曾被慈禧太后譽為“救命茶”、獲巴拿馬金獎的“貢磚”,正以非遺技藝為根、科技創新為翼,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續寫風流。
一磚封貢
數百年榮光鑄就茶界傳奇
咸寧茶事可追溯至晉代“入武昌山采茗”的記載,唐代崇陽、通城、赤壁的大黑茶已負盛名,宋代“進寶”“雙勝”“桃花絕品”等名茶更享譽四方。
元明時期,隨著邊茶貿易興盛,湖北茶葉重點市場逐步轉向以羊樓洞為核心的鄂南茶區。當時,產于咸安、崇陽、通山、通城一帶的老青茶,經羊樓洞加工成帽盒茶(磚茶前身)后,大批銷往蒙古邊疆。
清末民初,外資涌入催生茶莊林立,羊樓洞、大沙坪、楊芳林、柏墩等五大茶鎮形成產業集群,百家茶莊生產紅茶、磚茶,遠銷英俄等國。
生甡川1905年注冊商標、民國茶品查驗證。通訊員 供圖
據《鄂南茶文化》記載,清咸豐年間,三朝元老雷以諴獻家鄉“長裕川磚茶” (“生甡川”磚茶前身)治愈慈禧腹瀉,自此產自柏墩的磚茶被欽定為“貢磚”,名震朝野。
1911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1927年湖北省國貨展覽會一等品等榮譽,更將其推向世界舞臺,成為萬里茶道上的“黑色黃金”。
“一塊茶磚,半部絲路史。”生甡川磚茶廠內,何春雷輕撫1984年傳承的檀木模斗,其特有的吸水性與煙熏香,正是傳統工藝的精髓。
從咸安至恰克圖再抵圣彼得堡的萬里茶道,產自咸安的赤壁青磚茶不僅是邊疆牧民的“生命之飲”,更成為中蒙俄文化交流的紐帶,鐫刻著“茶馬互市”的文明印記。
匠心守藝
非遺技藝的現代突圍
在生甡川磚茶廠,老師傅們堅持“三蒸三壓”古法:面茶經七道工序,里茶歷四道流程,最終壓制成棱角分明的“青褐方磚”。青年學徒何興感慨:“摸過溫熱的茶磚,才懂什么是‘時間賦予的味道’。”
傳統之外亦有創新。為適應都市消費需求,生甡川推出“片片小青磚茶”“散裝陳年茶”,將1000克整塊磚茶改為500克袋裝,零售價從168元降至148元,口感更柔和,飲用更便捷。何春雷指著正在烘干的茶磚說:“老梗變嫩葉,工藝更精細,這杯茶既要守住根,也要跟上時代,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
茶產業是我省農業十大重點產業鏈之一,源自我市的“赤壁青磚茶”正被打造為全省主推區域公共品牌。近年來,在省、市兩級政府引領下,咸安區磚茶產業迎來轉型契機。
1980年代中期以來刻有“生甡川”注冊商標的壓制磚茶的檀木模具。通訊員 供圖
作為萬里茶道源頭,歷史上與赤壁形成“前店后廠”格局(羊樓洞集中加工,柏墩專供原料)的兩大茶區,如今在主管部門引導下再度攜手。咸安3家磚茶企業加入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聯盟,與赤壁、崇陽等地30余家磚茶生產企業共舉赤壁青磚茶區域公共品牌,合力開拓市場。
在咸安區食品工業園,咸寧市三山川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桂花青磚茶的香氣沁人心脾。企業負責人王永金展示著2024年獲得的發明專利證書:“我們攻克了傳統工藝香氣流失的難題,讓桂花的甜香與磚茶的木質醇香完美融合。”
在茶行業整體遭遇挑戰的當下,該公司依托3000畝自建生態大葉野茶基地所產的優質原料,專注于將咸安的貢磚文化與中醫養生功效相結合,研發各類中草藥養生茶品。
近年來,企業還將青磚茶與桂花兩張咸寧特色名片融合,貼上“赤壁青磚茶”授權logo闖市場,不僅創下年銷1000噸、外省平臺銷售600噸的紀錄,在全國首屆黑茶大賽中,該公司桂花青磚茶還一舉奪得創新產品獎,在困境中開辟出一條“花香茶香兩相宜”的突圍之路。
貢磚出海
絲路新章的全球敘事
走進咸寧市楚王茶業有限公司的現代化車間,負責人金會英正指揮工人打包發往香港的茶品。“過去我們守著‘貢磚’金字招牌等客來,現在政府帶我們走出去參展,才發現海外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湖北省持續開展“楚天好茶邊疆行”等活動,將優質好茶送往新疆、內蒙古等地,不斷鞏固赤壁青磚茶傳統邊銷地位。
與此同時,省、市各部門積極組織企業出訪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推介展示咸寧茶文化、茶產品,助力赤壁青磚茶沿著新時代“一帶一路”續寫絲路新章。
三山川茶業琳瑯滿目的各類磚茶產品。通訊員 供圖
以楚王茶業為例,2023年該公司通過參加“一帶一路”茶文化交流活動與馬來西亞一家外貿公司達成合作,此后又接連與美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供應商建立聯系。
而今,楚王茶業建立5條智能化生產線,嚴格按照歐美標準把控農殘指標,今年該公司外銷已突破200噸,創匯150萬美元。“明年目標1個億。”金會英的底氣來自對品質的堅守——3000萬元投資的現代化設備,讓傳統茶香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從清代老廠房里的非遺課堂,到智能生產線上的國際訂單,咸安區青磚茶產業的傳承者們正以“守正創新”破題。
數據顯示,2025年咸安區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3億元,帶動2.3萬戶茶農增收。生甡川磚茶廠的非遺研學基地年接待學子超2000人次,讓傳統技藝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引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