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貴賢、王凡)6月25日深夜10點,咸寧市溫泉城區大楚城茶花路兩側漸次亮起車燈。在社區人員引導下,車主們默契地將車輛靠邊排成筆直線列。
對情節輕微的車主,通過寫承諾書方式開展勸誡引導。通訊員 供圖
“以前見縫插針,各種搶車位,現在夜里能安心停,早上6點半前開走就行。”住戶王先生搖下車窗感慨。
這看似尋常的場景背后,正是咸寧公安結合本地實際,在嚴格規范執法的同時,深入探索柔性執法實踐,避免簡單地“一抓了之”“一罰了之”,主動破解民生等痛點難題,不斷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破解民生痛點
變“一罰了之”為“臨停免罰”
大楚城小區位于市城區中心地帶,商業繁華、人口居住密度高,面對1000戶居民共享小區400個車位的尖銳矛盾,加之其毗鄰路段是學生上下學高峰路段,“停車難”問題讓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經反復研商和充分論證,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推行“錯峰共享”:晚上10點至凌晨6點半開放單側道路,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下,居民可有序停放,避開早晚接送學生高峰。
“最開始,我們也是通過貼條罰款、拖車轉移的方式來管理,但是效果并不好,根子上沒有解決問題!”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副支隊長李紀武介紹,通過監測流量和統籌考慮周邊通行條件,最終亮出“潮汐方案”,既解車主燃眉之急,又精準避開學生上下學時段的車流“洪峰”。
社區網格員周婷見證了細微之變:“ 晚歸車不再‘見縫插針’,而是自覺成列;晨光熹微,車道總是準時歸位。”
同樣暖心的還有校園周邊“臨停免罰”政策,在咸寧市實驗小學、溫泉中學等7所學校,在接送高峰時段,允許車輛臨時停靠而不予處罰,緩解了夾皮溝等無停車場區域的窘迫。
在夾皮溝一帶,先天性“停車位不足”,接送孩子上學往往令家長眉頭緊鎖。“以前怕停怕罰,心都提著。”在市機關幼兒園門口,張女士道出心聲。
“我們堅持‘以疏導堵,柔性執法’的理念,切實考慮到群眾的需求,卸下家長們的焦灼重擔,讓執法剛性的同時更有溫度!”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熊耀明介紹。
護航經濟微循環
變“一刀切”為“單邊許可”
6月25日晚8點,書香路夜市煙火升騰,九重錦美食街的單側停車帶漸次填滿。
“有了‘夜市專屬泊位’,客人敢開車消費了!”當晚,在九重錦夜市,燒烤攤主李美鳳翻動著肉串,指向新增的熒光指示牌說道。
咸寧公安交管系統智能監測平臺。通訊員 供圖
今年來,咸寧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在審慎論證、多次實勘后,選擇在人流量最大的潛山路商業街、書香路九重錦區域試點“夜市護航計劃”:20:00至次日6:00,允許通行車輛單側有序停靠。
“ 寶子們,為護航城市煙火氣,潛山商業街與書香路夜市帶獲準夜間8點后單側停車……”一段時間內,有關市城區兩條商業街允許單邊停車的消息在朋友圈不脛而走。
政策的一小步,驅動了經濟微循環的一大步。數據顯示,政策實施后兩處夜市客流量提升23%,周邊商戶營業額平均增長17%。
“ 這道‘單邊許可’,就是咱夜市生意的‘定心丸’”,在眾多攤主的意識里,“人情味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有人氣才有生意。”
當晚在九重錦一帶負責執勤引導的交警孟澤宇介紹:“這邊小區聚集,又毗鄰高新區,小區居民和企業員工有逛吃的需求, 攤主商戶有生計的需求,我們守護的不只是車道,更是生計通道。”
柔性執法激發了良性互動,商戶們自發組織起來,在高峰期配合交警共同引導車輛,實現了高效流轉與規范停放的共贏。
彰顯法治人文情懷
變“即拍即罰”為“先勸后罰”
“您的小型汽車于6月24日12時32分在銀泉大道泉塘路口未按規定停放已被記錄,請立即駛離……”6月24日,剛進入同惠商場一家網紅店,市民王天翔就收到一條“勸離短信”。
當天,王天翔與朋友相約聚餐。由于抵達商場時附近停車場已停滿車,為圖方便將車停在了馬路邊。“罰款之前先提醒,這執法方式很人性化。”王天翔立即駛離,避免了處罰。
這條短信,源自咸寧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利用科技賦能打造的智慧執法新方式。依托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系統通過違停球自動抓拍違停車牌,上傳平臺檢索車主信息,并通過12123APP消息和短信雙重渠道,第一時間向車主發送“違停勸離”通知。
“ 接到提醒后3分鐘內駛離的,違停車輛不會被處罰。”舒斌表示,如果車輛規定時限內依然未駛離,智能監控設備將再次抓拍,生成違停圖片,傳輸到后臺,并按規定要求車主接受處理。
萌娃開展文明交通勸導。通訊員 供圖
咸寧公安交管部門堅持“人技結合”,將執勤警力動態抓拍和電子警察全時抓拍相結合, 推進“挪車為主、處罰為輔”的柔性執法方式。尤其在非嚴管路段,系統會自動推送“10分鐘駛離提醒”,給予當事人充分的容錯糾偏時間。
“我們變‘即拍即罰’為‘先勸后罰’,就是要讓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體現法治的人文關懷。”市公安局交管支隊長陳斌介紹,今年來,共發送違停勸離短信408萬條,勸離率約96.2%,有效減少了行政處罰,提升了執法效能和群眾滿意度。
這種柔性理念還延伸至交通違法勸導。在雙鶴路紅綠燈處,一群“小交警”吸引路人駐足。市直機關幼兒園的6名萌娃們經過專業培訓,用稚嫩手勢勸導不戴頭盔、騎車看手機等行為。
“小朋友說我頭盔帶子沒系好。”外賣員小劉紅著臉改正。這種勸導教育已形成完整閉環:首次違法者參與20分鐘文明勸導,二次違法方實施處罰。對外地車主則實行“首違免罰”,用包容化解不熟路況的尷尬。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罰而罰,而是為了消除隱患、糾正違法、優化市民出行環境,讓‘幸福咸寧’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陳斌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