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飛龍 范安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如何當好南水北調守井人,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十堰市鄖西縣店子鎮立足實際,探索闖出一條“保護+治理+發展”新路徑、新思路,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生態文明建設第一線。
黨旗飄揚在綠水青山的“保護鏈”上
面對店子轄區內河流多、環境復雜、專業人手不足的情況,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黨委統領、支部帶頭、黨員帶動”,充分盤活黨組織資源。今年以來,領辦的大壩河流域水生態修復項目穩步推進,對轄區內大壩河流域進行全面保護,加固河堤、疏通河道,打造沿河景觀帶,將原來旱期無水、汛期大水的河流變為時時有綠水,處處有景觀的生態河、綠色河。為更好當好守井人,店子鎮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結合“雙報到、雙報告”、“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動員廣大黨員干部開展河道治理工作,清除河道垃圾,查處亂排亂放,確保河道的清潔暢通,也為沿河群眾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黨旗飄揚在生態環境的“治理鏈”上
為全面保護好森林資源,鎮政府因地制宜、靶向施策,全面推行林長制,對每個單位、每個村劃分責任田,由黨員干部進行分包,采取定期巡查和重點時段巡查相結合的模式,消除火災隱患,杜絕亂砍亂伐,構建起一張行之有效的“保護網”。據悉,目前有120名黨員生態護林員,還有由30名黨員干部組成的森林防火應急隊,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良好局面,切實讓林長制變為“林長治”。同時,為有效提高森林資源增量,店子鎮以“綠滿店子”為指引,以國儲林建設為抓手,栽種山桐子4172.9畝,切實提高綠色店子含金量、含綠量。
黨旗飄揚在綠色產業的“發展鏈”上
為切實推動“兩山”理論轉化為“兩山”經濟,鎮黨委政府下功夫、出真招、求實效,以“黨建引領、支部牽頭、能人返鄉、農戶參與”為發展思路,以“黨員+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為抓手,集中土地資源,統一產品品種、種植收購、管理維護、收購加工,實現種植規模化、品質化,同時遠赴湖南考察學習,引進了適合本地氣候、產量高、易成活的“湘雷5號”,提高市場競爭力,鼓勵支持在外能人黨員劉佶華等人回鄉創業發展中藥材產業,創立鄖西縣七里溝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78戶260人種植金銀花550畝,人均增收1萬元,為群眾致富增收提供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