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曉蕾 付亞萍)研發投入是科技創新的基礎。近兩年國家先后將制造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正是通過稅收杠桿,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為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公司每年都會拿出不低于當年營業收入6%的經費用于創新研發。今年我們申報了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766萬元,算下來享受所得稅優惠114.9萬元。節約下來的這塊資金,我們用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大研發投入,給予企業推進核心產品研發,提升企業競爭力更大支持。”丹江口嬌陽包裝技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艷介紹。作為一家集研發與制造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性包裝技術企業,該公司擁有一支博士、碩士為主的不同專業多層次的研發隊伍,在立足于集團內部飲料、食品、保健品、日化包裝需求外,與全球包裝新科技緊密接軌。
同樣受益于這項優惠政策的湖北神力鍛造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重型商業車前軸和發動機曲軸毛坯重要制造商,早早就確定好了2022年的四個立項項目。“稅務部門持續跟進企業的發展,為我們實行專門的領導包保和骨干服務,幫我們答疑解難、快速落實稅惠政策,我們也無畏于車市低迷的困境。”據該公司負責人張朝敏介紹,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377萬元申報成功后,公司直接享受了所得稅優惠344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涉及面廣、見效直接,是企業期待的政策工具,也更加增添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信心。”
截至2022年7月,丹江口市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多達50戶,扣除金額共計超過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