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袁根鴻、魏鵬)7月21日,鄖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先后收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合格證書(CATL)”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CMA)”,這標志著該中心的檢驗檢測條件和能力通過法定程序認定,完全具備面向社會開展檢驗檢測活動的資質。
CMA計量認證和CATL資質認證,簡稱“雙認證”。其中,CMA計量認證,是一項確保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的真實、客觀、準確的行政許可制度,只有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才允許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章,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CATL資質認證,是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對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條件評審和能力確認,通過考核后頒發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證書。
鄖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是鄖西縣農業農村局所屬事業單位,始建于2018年6月,擁有一流的農產品檢測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平臺,現有農產品快檢、殘留檢測等檢測室12間,各類農產品檢測儀器設備41臺(件),可對鄖西縣及周邊區域的農產品進行速測和定量分析,實現農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有效保障了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
申報“雙認證”程序復雜,涉及農產品常規理化指標、污染物指標、農殘指標、肥料營養元素等技術參數達120至150項。鄖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從2021年開始組織申報,經過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現場評審等程序。
今年5月19日至20日,由省農業農村廳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評審專家,通過現場察看、考核試驗、查閱資料、提問座談、查閱經歷報告、方法驗證、核查在用儀器設備狀態及檔案等全方位考核后,認為鄖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機構組織機構健全,部門職責明確,現行的體系文件能夠反映實驗室自身檢測活動的特點和目的,管理體系運行基本有效,管理和檢測人員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儀器設備等資源配置能夠滿足所開展檢測工作的需要,質量控制工作開展較好。
“現在,我們每年都要檢測3000余個樣品。通過‘雙認證’后,所出具的數據可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農業仲裁執法和成果鑒定等,作為公證數據具有法律效力,能更好地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該中心主任負責人袁根鴻說,通過省級“雙認證”后,該中心具備蔬菜和水果、香菇、茶葉等農產品中殘留的51項農藥殘留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