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領到了6050元獎金,感覺干勁更足了,今年我們要繼續做實‘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茶葉發展模式,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村集體經濟收益高了,咱村干部獎勵領得就越多。”7月18日,深河鄉麻線村黨支部書記陳少林說。
村里富不富,關鍵看干部。為充分調動村干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各村不斷摸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集體經濟模式,2021年,我縣出臺《關于加強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促進鄉村治理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確規定,當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5萬元,且經營性收益達到3萬元的村,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表決,鄉鎮黨委審批同意,每年可按照不超過經營性收益的30%提取獎勵資金,獎勵給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村干部。
集體經濟發展掛鉤村干部報酬方案出臺后,村干部工作作風、精神面貌有了較大變化,思想上由“要我干”變為“我要干”,各村立足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多措并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深河鄉麻線村原有集體茶園270畝,過去由于缺乏管理和市場限制,茶葉產業效益不高。2021年該村“兩委”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成立村級茶葉專業合作社,建成茶葉加工車間300平方米,依托村集體茶園,通過收購、加工、銷售茶葉獲得收益,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2021年村集體經營性收益達13.3萬元。
潘口鄉龍王溝村臨近縣城,該村“兩委”干部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整合盤活集體土地資源,租賃給轄區企業建工廠、加工木材和石材等,年實現集體經營性收益逾10萬元,目前正在啟動村干部獎勵兌現程序。據了解,像龍王溝村這樣符合獎勵兌現機制的還有8個村,目前正在按程序組織兌現。
我縣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獎勵措施“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正逐步凸顯,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高漲。“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如今大家都有了緊迫感,下大力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我們也不能落后,爭取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達到獎勵兌現標準。”雙臺鄉羅家村黨支部書記趙興洋說。(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