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色生態旅游園區俯瞰白桑關鎮。通訊員供圖
高源村生態茶。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鑫 徐苾珈 諶凌騏)7月10日,華中師范大學鴻鵠實踐隊十堰分隊帶隊老師雷曉婷和實踐隊隊員前往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走訪特色產業,聚焦產業扶貧,探尋剖析鄉村發展的實踐經驗,用足跡丈量鄉土大地,用知識賦能鄉村振興。
紅色農旅勇創新,校地共謀新發展
當天上午,實踐隊走訪白桑關鎮紅色生態農旅園區,感受創新產業發展推動致富的新模式。同時,隊員們在革命烈士紀念亭尋訪當地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據了解,白桑關鎮以多產業并行發展,建設了集旅游休閑、觀光采摘、紅色教育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生態觀光園。園區采取“黨員示范引領+合作社帶頭+農戶參與”的經營模式,帶動本村50余戶脫貧戶、80余戶農戶在家門口務工掙錢,達到“安幼養老兩不誤”的產業振興格局,實現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目前,農旅融合生態觀光園已完成基本設施建設?;诋斍暗陌l展基礎和實際困境,實踐隊員也與當地干部共同探討園區后續發展模式、發展路徑,以自身所學來助力鄉村振興。
安幼養老兩不誤,扶貧創收促振興
白桑關鎮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資源稟賦、主導產業、生產習慣,以“菇茶小鎮,秀美白桑”為發展主線,將香菇基地和茶旅生態茶園作為重點特色產業。通過政府統籌規劃、招商引資、村民參與種植實現政企民共享利潤。菇茶產業每年能為村中200多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不僅利于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在家鄉有更廣闊的發展天地,而且解決了留守老人的收入問題,顧家掙錢兩不誤,實現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確保鄉村發展有產業、就業有門路、增收有項目,能夠穩定創收、脫貧致富。
生態茶園和香菇種植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打造了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新勢能,通過提供就業崗位,扶持、幫扶低收入群體,引領廣大農戶以勞動贏致富。在每家每戶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守住返貧底線,鞏固脫貧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走訪調研結束后,實踐隊員交流學習感悟,“鄉村振興的基礎是實際鄉情。立足于發展現狀,制定因地制宜的發展方式,以產業促振興,才能走好脫貧致富路。在今后的研究學習中,我也會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長才干,做貢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出經管人的貢獻?!?/p>
安全防線共牢筑,脫貧成果同守護
為進一步落實反金融詐騙宣傳工作,維護村民財產利益安全,進一步提升“三留守”人員群眾防范意識,7月10日下午,實踐隊赴白桑關村開展防金融詐騙知識宣講會。參與本次防金融詐騙知識宣講會的村民有五十余人,受講人員年齡跨度大,覆蓋范圍廣。實踐隊隊員就金融詐騙的概念、類型、特點做出普及,并針對現實典型案例,解析常見詐騙形式。會后,隊員向參會村民發放了防詐騙宣傳手冊,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鞏固反詐宣講成果。
興特色產業充實錢袋子,防金融詐騙守好錢袋子。金融防詐騙宣講會切實地增強了村民的防詐意識,保護好鄉村振興產業的經濟成果,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落到實處。實踐隊也將繼續做好反詐宣傳工作,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為鄉村振興和民生保障貢獻力量。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廣闊農村大有可為。華中師范大學鴻鵠實踐隊十堰分隊也將繼續深入鄉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繼往開來,勇于創新,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與政府合力,與時代同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