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翔)《小號手》《一封雞毛信》……近日,筆者走進位于十堰市張灣區紅衛街道石橋村的紅色繪本館里,一排排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兩百余本充年代氣息的“紅色小人書”。這也吸引了周邊學校的師生絡繹不絕地前來閱讀。
據了解,“紅色繪本館”是以長征精神為指引,通過各類革命歷史題材的連環畫、油畫、雕塑、書法、音樂、電影等更具藝術感染力的形式進行黨史、黨風廉政等宣傳教育。以紅色革命教育培育清廉文化厚土,這也是張灣區在推進清廉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個有益探索。
近年來,張灣區創新各類形式載體,加強清廉文化建設,讓清廉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黨員、群眾教育日常,營造崇德尚廉的良好氛圍。
以馬燈精神陳列館、紅色政治生活館、支部書記學院等一批廉政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基地為依托,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挖掘本地紅色資源中的廉潔元素,構建起覆蓋區鄉村三級的廉政文化設施,讓廉政文化延伸到基層。通過廉潔文化的廣泛植入,讓廉潔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持續促進人民群眾整體廉潔意識的提升,形成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最堅實群眾基礎。
陣地建設是傳播清廉文化、組織開展清廉教育的重要基礎。張灣區精心打造放馬坪孝德文化館示范點,緊貼實際,挖掘本地優秀家風家訓,融入清廉故事、清廉書法等元素,融合先賢的孝德思想引導廉潔向善的思想共識,吸引著當地和周邊一批批黨員干部群眾前來學習和參觀游覽,讓清廉文化以更加接地氣、觸人心的形式融合在黨員、群眾生活日常中。
把清廉文化與群眾文化活動緊密結合,以“紅色文藝輕騎兵”、“廉政教育新春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農家書屋清廉建設”為載體,舉辦送戲、書法美術下鄉、文藝演出、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廉政意識。通過制作廉政小短片《送禮》《攀比》,以一個個短小而富有寓義的視頻故事,給廣大黨員干部上緊廉潔螺絲釘,廣受好評,帶動廉潔文化走進家庭、融入基層,在全社會營造崇廉尚德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