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銳)按照2022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體部署,7月7日,全市2022年新時代文明實踐暨“六個十堰”品牌創建工作拉練活動走進房縣,檢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及品牌創建情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主任吳善宏率市創文辦及各縣市區宣傳部、創文辦等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拉練隊伍首站參觀了房縣人情新風宣教館。房縣人情新風宣教館與房縣青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站、志愿者之家、圖書館等基層宣傳陣地共建共享,是集人情新風經驗展示、成果宣傳、群眾教育、品牌傳承、文化涵育、義工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宣教展館。展館由前言、禮儀之邦、變味的人情禮俗、人情新風誕生記、人情新風經驗與成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之家)、后記等七大模塊組成,通過圖片、文字、展板、藝術景墻和多媒體聲光電等表現手法,集中展示房縣人情新風經驗成果。近年來,房縣依托人情新風宣教館,組織群眾參觀展館,通過投放公益廣告、發放人情新風《倡議書》《宣傳手冊》等形式傳播人情新風新理念,教育廣大群眾移風易俗倡新風,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深入向縱深發展。
隨后,拉練隊伍來到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檢閱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設置了學雷鋒志愿服務崗、理論政策宣講室、科普宣傳室、市民教育室、紅色電影放映廳、文創產品展示區、辦公區、好人館、指揮調度中心、清廉文化區、學習強國讀書專區8個功能專區,形成了一個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普及、志愿服務為主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陣地。
最后一站,拉練隊伍來到雷天明烈士紀念館參觀,瞻仰雷天明烈士,感受紅色文化。雷天明紀念館是房縣創文示范點之一,也是房縣經典會客線路上的重要一站。開館以來,雷天明紀念館致力于將傳播紅色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機融合,設立志愿服務點、成立志愿服務隊,以宣講大講堂、紅色功能區、紅色圖書館、多功能室、黨員活動室等版塊為陣地,面向社會各界及群眾開展理論政策宣講、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活動。作為創文示范點,雷天明紀念館積極組織志愿者常態化參與文明勸導、環衛保潔、文明旅游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帶動和影響更多的群眾共同加入到“文明旅游”的行列中,借以倡導文明新風,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近年來,房縣按照縣域整體、資源共享、陣地共建、活動共聯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一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20個鄉鎮實踐所,281個村級實踐站,整合資源,搭建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體育服務五大服務平臺,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圍繞建強隊伍,激活文明實踐主力軍,按照“8+N”模式成立志愿服務隊117個,281個分隊及5個社會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5.6萬人。全縣形成了鄉鎮和行業主管部門牽頭,黨員干部帶頭,專業隊伍和群眾廣泛參與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軍。此外,房縣還圍繞“強”字做文章,建立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制度,著力培育推廣了60余個易操作、可復制、能推廣的志愿服務項目,按照“群眾需求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積極促進志愿服務與群眾需求對接,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加貼近群眾,更好地服務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縣委副書記、縣長謝曉鳴,縣人大主任高明哲,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玲一同參加拉練活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