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向繼華、王俊、黨時軒)照2022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體部署,7月7日,十堰市2022年新時代文明實踐暨“六個十堰”品牌創建工作拉練活動走進竹山,檢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及品牌創建情況。來自全市各縣(市、區)宣傳部、創文辦等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與會代表先后來到竹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竹山縣人民檢察院、寶豐鎮十星好人廣場等地,詳細了解竹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及品牌創建情況。
據了解,該縣堅持統籌規劃、融合推進,落實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六個品牌創建工作。一是深化文明實踐,形成王義富理論工作室等三個理論宣講品牌和“劉學舉孝老愛親”志愿服務項目,半年來,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5000余次。二是培育好人之城,先后培育涌現出王義富、馬蓓、陸龍武等一批中國好人、湖北好人、荊楚楷模等道德模范人物,并以此為依托建成好人街2條、好人廣場1個。三是共育新風竹山,按照“1+N”模式開展全域十星創建,全縣評選出十星黨員1500余名、十星校園26個、十星單位117個、縣級十星戶(家庭)314戶,首批8個“十星促五興”示范村(片區)初見成效。四是打造志愿之城,全縣組建成立了專業志愿服務支隊23個,培育特色志愿服務項目10余個,全縣志愿服務總隊人數8.3萬人,累計組織開展活動場次1.3萬場,志愿者活躍度達96%。五是創辦示范亮點,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五福堂商業街、城西社區等創文示范點3個,舉辦攝影展、宣講會等宣教活動40余次。六是共享暢安舒美,先后打通或改建十堰路至明清大道、民族路與縣門街、竹山客廳與縱橫大道三個微循環路,新建停車場1個、劃定停車位1335個,路通人和,市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