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孔令銳)湖北省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十堰市張灣區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帶著感情下基層、真心誠意訪民情、千方百計解民憂、用情用力暖民心,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讓群眾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下基層,以身示范。5月23日晚,實踐活動啟動后第一時間,十堰市委常委、張灣區委書記張濤同志帶頭落實,深入張灣區最偏遠的方灘鄉,開展夜訪活動,走近田間地頭與正在忙農活的村民面對面交流,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在方灘村召開場院會,傾聽群眾困難訴求,當晚收集問題11個,現場協調解決6個。當晚,20多名四大家領導深入包保聯系點,與群眾嘮家常夜訪,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現場調度解決。在縣級領導帶頭駐點、帶頭記“民情日記”、帶頭落實“三個清單”的示范帶動下,全區掀起下基層熱潮,黨員干部紛紛走出辦公室,全員下沉開展“大走訪”。截至6月30日,全區74個單位1884名黨員干部累計下沉9359人次,召開場院會315場5957人參加,入戶走訪27013戶65318人,走訪企業1350家,完成企業走訪全覆蓋。
察民情,把脈問診。張灣區把實踐活動與穩定經濟大盤、安全維穩、民生實事相結合,與創建文明城市、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服務企業相結合,緊盯群眾最關心的“衣食住行業教保醫”重點領域,緊盯當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問題,緊盯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環節,進村入戶、進車間入班組,交朋友、結親戚,掌握民情“真材實料”,找準群眾和市場主體的“憂思愁盼”問題。全區32名縣級領導和區直單位領導干部與轄區545家“四上”企業開展一對一包聯服務,通過“雙千”平臺發布企業訴求216件,辦結175件,正在協調辦理41件;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23件,化解335件。截至6月30日,全區收集群眾訴求問題874個,解決問題269個,經研究梳理,擬提交市、區層面協調解決41個,研究分辦第一批次問題197個。收集企業訴求事項91個,解決問題19個,正在解決17個,分辦55個。
解民憂,群策群力。對待群眾的“小事”和企業的難事,全面推行“二三工作法”,安排每名黨員干部力所能及的幫助群眾辦理2-3件實事好事。按照問題清單,采取小事快辦、大事細辦、急事穩辦、要事聯辦,推動問題落地見效。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下行造成的就業困難、消費需求不足、部分個體戶經營困難的問題,開展了“戶戶到、訪就業”專項行動,摸排失業人數及愿意通過擺攤等方式自謀出路人數,出臺《張灣區“保民生、穩就業、促消費”建設臨時夜市的實施方案》,通過新建培育一批、規范引導一批、提檔升級一批,開辟夜間經濟臨時市場,做大夜購、夜食消費規模,拓展就業崗位,目前該區新建夜市4處,規范引導10處,提檔升級1處,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針對農家樂業主提出的廚藝培訓問題,該區迅速對接、邀請高級烹飪講師舉辦廚藝提升培訓班,為30余家農家樂廚師集中培訓,幫助農家樂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對于生態旅游的相關問題,明確休閑產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思路,通過發展壯大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康養等新業態,一體解決;在企業紓困解難方面,理出責任清單,派發任務,督促部門當好“店小二”,送服務上門,同時定期會商研討、破解難題。
暖民心,惠民惠企。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對實踐活動中收集的各類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效果清單,健全問題交辦、督辦、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活動開展以來,全區黨員干部,緊盯企業和群眾關心關注的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小處著眼、細處著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實際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為轄區20余個偏遠村的高齡、行動不便困難人群提供社保上門服務,辦理1000余戶村民社保相關業務;組織科技特派員為種植戶傳授果樹病蟲害防治、疏果、保存知識;清理建筑垃圾、修補破損路面、安裝修復路燈、整治噪音污染、整治“空中飛線”、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居環境。組建服務小分隊,把“等企業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從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惠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經營成本入手,打出了一系列助企紓困“組合拳”,幫助企業解決痛點問題。編印了宣傳冊宣傳惠企政策;推進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聯合 e站”平臺建設,分類協調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問題30余項;為712家企業退還增值稅4.97億元,為1236戶小微企業減免“六稅兩費”1214萬元,為1851戶企業辦理稅費緩繳業務5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