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活動。通訊員供圖
義診活動。通訊員供圖
義診活動。通訊員供圖
義診活動。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孝軍、陳洋波、謝肖、李勤)流水鎮謳樂社區,位于湖北宜城東南角,系宜城市最偏遠的社區。7月1日,一場規模空前的義診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看上“專家號”。
“這次義診有‘三最’,距離最遠、規模最大、檢查最多。”宜城市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龍彩葆說,這次活動是落實323攻堅行動的“重要一步”。
送醫送藥走進偏遠鄉村
夏日的流水鎮,驕陽似火。當日凌晨5時50分,在流水鎮衛生院門前,16名醫療隊員在醫院負責人陳曉琦的帶領下,迅速集結。
1個小時后,在謳樂社區大院,來自宜城市中醫院、宜城瑪麗龍頭醫院、流水鎮衛生院的40多名醫護人員匯合。
上午8時,義診現場人頭攢動。
胡孔義,75歲,謳樂社區居民,曾是名軍人。去年1月,他曾因心臟病入院20多天。由于腿腳不便,外出就醫并不容易。醫護人員為老人做了心電圖,再三囑托他堅持吃藥,定期復查。
義診現場,除了心電圖、血糖、血壓等常規檢查外,還首次增加了肺功能檢查、貼三伏貼、針灸、拔罐、刮痧等醫療項目,323攻堅行動宣傳冊也發到每位群眾的手中。
“之前經常組織義診,肺功能檢查還是第一回。”72歲的劉世兵去年7月曾因肺部長有淋巴結入院20多天。他說,這次義診,讓他省錢又省心。
46歲的黃炳程走路時,常常用手撐著腰。今年3月,他突發腰痛。現場,宜城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林蘭茹在其手部扎完數枚針后,他大呼止痛效果很明顯。
謳樂社區區位特殊,距宜城有2個小時車程,距流水鎮衛生院有1個小時車程。當日,40多名醫護人員共為1200余村民把脈、問診、開藥、治療。
此外,醫護人員還走進謳樂社區、歐集村、楊林村,為120名脫貧戶和困難黨員送去了電子血壓計。
心梗老人及時獲救
“陳院長,有名80多歲的老人突發心梗!”上午9時40分,流水鎮衛生院值班人員的一通電話,瞬間讓陳曉琦緊張起來。
彼時,義診現場一輛120急救車呼嘯而出,急赴雙山村。“這里比從衛生院過去更近,對胸痛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陳曉琦邊說,邊抹了一把頭上的汗。
上午10時25分,急救車抵達雙山村5組,4名醫護人員立即接上患者。在車內,患者心電圖提示,心房纖顫、頻發室性早搏。
此時,醫護人員一邊取出救命藥讓老人服用,一邊與流水鎮衛生院、宜城市中醫院取得聯系。
上午11時15分,急救車抵達衛生院時,幾名醫護人員已在門口等候。當日上午,經過緊急治療,老人已脫離危險。
“這個義診小插曲,也反映了基層打造胸痛救治單元和重點做好‘防、篩、管、治、聯’的重要性。”龍彩葆介紹,此次義診活動系該局“慶祝建黨節·喜迎二十大暨衛健系統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下一步,該局還持續推進323攻堅行動,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