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余立新)9月1日,黃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傳來消息,《黃石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本月起正式施行。
《條例》共六章三十八條,包括總則、規劃和建設、運營和維護、保障和監督、法律責任以及附則。《條例》的出臺,將為該市打造“會呼吸”“有韌性”的海綿城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海綿城市是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模式,它通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手段,保護和利用城市自然山體、河湖、濕地等生態空間,發揮建筑小區、道路廣場和公園綠地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流量、削減雨水中的污染物,降低降雨對管道、河道、泵站等設施的沖擊,減少水環境污染,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實現對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條例》明確要求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中各地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構建齊抓共管、運轉高效的全過程協同工作機制;要求建立健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考核機制,定期組織監督檢查和評估。同時將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監管,并對運營維護方面的違法行為,設定了相應的罰則。
《條例》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到規劃建設和運營維護全過程,進一步強化海綿城市建設的保障措施,明確市、縣(市、區)政府應當統籌安排政府投資類建設項目的海綿城市設施建設和運維資金,建立多元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和運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相關企業事業單位開展海綿城市科學技術研究;市政府應當建立海綿城市建設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近年來,黃石市堅持把海綿城市理念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發展全過程,全力推進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水安全保障、水資源利用等工作,2023年底黃石市建成海綿城市達標分區總面積29.05平方公里。
黃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條例》的正式施行為新起點,通過管理、引導等措施,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居民小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市政道路廣場等項目的建設中落地實施。
突出完善水系統的滲、滯、蓄、凈、用、排功能,系統化推進全域海綿城市建設,重點抓好智慧化管理、系統化建設、生態化治理、產業化發展“四個示范”,打造山水人產城和諧共融的典范城市。
下一步,該市人大常委會將督促相關部門做好法規實施“后半篇文章”,及時跟蹤條例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助力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黃石樣板”,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黃石篇章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