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璐 通訊員 李凌霄 李雯)4月11日下午,黃石開發區·鐵山區在大冶湖黃荊頭碼頭邊,開展公開審判暨增殖放流活動。伴隨著蒙蒙細雨,花鰱、白鰱等7萬斤魚苗種涌入大冶湖。
活動現場,鐵山區人民法院巡回審判庭還對6名非法“捕、收、運、銷”螺螄的被告人進行審判。當審判長當庭宣判后,6名被告人均表示認罪認罰。
公開法庭現場。劉璐 攝
去年5月份,開發區·鐵山區公安機關發現,有人大肆收購從大冶湖捕撈的螺螄,從中牟取暴利。大冶湖正值禁漁期,螺螄有凈化湖水、平衡生態作用,大肆捕撈會對湖域生態環境保護造成嚴重影響。
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運用“情指行”一體化機制和資金穿透等技術偵查手段,堅持深挖擴線,開展專案攻堅,最終查獲以馮芳荔、曹巧珍等人為首的環大冶湖偷捕、收購、運輸、售賣螺螄牟利的犯罪網絡,查獲涉案人員55人,涉案資金流水高達500余萬元。
讓廣大村民認識到非法捕撈的危害及違法性,開發區·鐵山區公檢法三家單位聯合將庭審現場搬到大冶湖畔汪仁鎮黃荊頭村,對以馮某某為首的非法“捕、收、運、銷”螺螄灰黑產業鏈犯罪團伙的6名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團伙成員進行公開法庭宣判。6名被告人均表示認罪認罰。
庭審結束后,現場開展漁業資源修復增殖放流活動。按照“誰損害、誰賠償”的原則,在公檢法的監督下,違法犯罪人員退賠錢款所購的7萬斤有利于凈化水質的白鰱、鳙魚被投放大冶湖中,以改善大冶湖水質。
裝載有利于凈化水質的白蓮、鳙魚的車。劉璐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