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福州8月7日電 題:不同的青春 相同的樣子——走進夜襲陽明堡“戰斗模范連”
新華社記者李秉宣
山西代縣,驕陽似火。當年占地2000畝的陽明堡機場,如今已是一片良田。
通體白色的紀念碑矗立在沃野間,“陽明堡飛機場遺址”幾個大字遒勁有力。
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四連下士周丁的家鄉距此僅20多公里,他從小就聽村里老人講八路軍夜襲陽明堡的戰斗故事。
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軍129師769團對陽明堡機場發動突襲,一舉毀傷敵機24架。
夜襲陽明堡一戰,是八路軍129師出師抗日后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戰后,129師授予769團3營10連“戰斗模范連”榮譽稱號。這正是周丁所在連隊的前身。
“戰斗模范”是什么意思?入伍之初,周丁并不明白。
連史館內,一張歷任連長和政治指導員的名錄格外顯眼。連隊前五任連長、指導員全部犧牲,平均年齡不足30歲,有的任職甚至不滿一個月。
勝利的旗幟是先烈用鮮血染紅的。自1927年創建以來,四連先后參加戰役戰斗百余次,45次集體立功,涌現出28位英雄模范。
僅在夜襲陽明堡戰斗中,八路軍129師769團全團就有30多人壯烈犧牲。
“許多戰士戰前根本沒見過飛機。”如今,周丁對當年的戰斗細節如數家珍,“他們手持簡陋武器,創造了步兵打飛機的輝煌勝利。”
“戰斗模范連”“軍事過硬紅四連”“強軍精武紅四連”……7面榮譽稱號錦旗整齊陳列在連史館內,銘記著一代代官兵向勝利沖鋒的樣子。
“先輩們用敢打必勝的信念回答了什么是‘戰斗模范’,也給連隊留下了永不過時的勝利法寶。”周丁說。
要想戰場打贏,必先練就過硬本領。這是四連官兵共同的信念。
2017年,在國防和軍隊“脖子以下”改革中,四連從傳統步兵連向裝甲步兵連轉型。轉型初期的經歷,讓一級上士唐公建記憶猶新。
面對接裝之初無人才、無教材、無經驗的困境,他們到兄弟單位取經,送苗子外出淬火。
“那會兒是夏天,戰車里溫度非常高,但大家鉆進戰車練操作,趕都趕不出來。”手上的老繭和傷疤,是唐公建從傳統步兵轉變為步戰車射擊技師的印記。
對準“打仗靶心”,他們換裝換腦,量化近千個能力指標,快速實現從體能型向智能技能型的轉變。
新裝備列裝不到百天,四連參加旅戰斗射擊考核,合格率達100%。半年后,連隊奪得全旅實彈射擊桂冠,13名炮長中有12名被評為“神炮手”。
近年來,連隊先后有9人通過裝甲專業等級一級考試,在集團軍名列前茅。
隨著無人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無人機等無人智能裝備開始在近年來多場局部戰爭中出現,現代戰爭形態正加速演變。
不久前,四連參加了一場實兵演練。面對“強敵”,四連亮出“撒手锏”:無人機蜂群刺破煙幕,精準鎖定“敵”指揮所與火力點,裝甲分隊在偵察引導下直插“敵”心臟!
“四連永遠盯著下一場戰爭。”二級上士蔡明月說,“探索‘無人+’‘智能+’,是連隊向未來戰場發起的新沖鋒。”
2024年,四連黨員骨干成立了戰法、技術、訓練3個創新小組,打造了“強軍精武智能專修室”。
“連一級建立智能專修室,在全旅還是頭一家。目前,我們正依托專修室研究無人裝備的改裝、應用。”蔡明月說。
在戰術訓練階段,四連擔負全旅先行試訓任務。連隊開展“什么樣的四連能在未來戰場打勝仗”大討論,首次將無人裝備引入建制班訓練。
無人機在什么時候用?最佳飛行路線怎么選?看似簡單的無人機偵察背后,蔡明月和戰友們下足了功夫,逐個問題研究、試驗,最終拿出一套完整方案。
蔡明月說,連隊正朝著“人人會操控無人機,班有維修骨干,連有改裝能手”的目標穩步前進。
一切為了勝利,他們向戰的腳步從未停息。
今年八一建軍節,97歲的連隊老兵許長林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送給四連官兵。視頻中,這位17歲入伍、身經百戰的老兵說:“保持優良傳統,繼續奮勇前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