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倫敦8月6日電(徐量)當地時間8月5日,騰訊微信創新實驗室全球探索計劃“牛津夏校”以及第四屆微信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英國站在牛津大學正式啟動,來自中英教育界、文化界、媒體以及科技行業代表共五十余人出席開幕活動。
中英代表祝賀第四屆微信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英國站正式啟動。趙文楷攝
據了解,2023年,微信推出公益性“小程序教育平臺”,為全球青少年免費提供科創、邏輯思維與產品設計課程,并借助AI工具降低創作門檻,助力創意落地。在此基礎上,騰訊微信團隊聯合多方發起“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激發青少年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過去三年,賽事吸引來自十余個國家的數千名青少年參與,涌現出大量優秀學生項目。
今年騰訊微信團隊則首次在英國增設第四屆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英國區域賽,對外發布下一屆參賽規則和亮點,同時也圍繞“反詐”“入境游”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充分發揮創意與技術能力,打造具有全球視野和本地化特色的小程序解決方案。比賽將繼續堅守“觀察、思考、創造、改變”的科學理念,依托中國原創的小程序技術生態,持續推動全球教育資源的連接與共享,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與新場景。
中英各界代表出席啟動儀式。趙文楷攝
在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往屆獲獎代表依次分享了他們充滿“人情味”的微信小程序作品,引發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特別是來自中國香港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的學生林浩然介紹了他與同學共同開發的《聲聲慢》——一款借助AI技術幫助聽障人士進行語音矯正與學習的小程序。這個作品不僅獲得了第三屆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總決賽一等獎,更讓在場不少觀眾動容。“《聲聲慢》或許只是個小工具,但它承載著更大的信念:當科技與同理心結合,就能真正改變生活。”林浩然的一句話,引來全場共鳴。
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亞歷克斯·羅杰斯在隨后的發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塑世界,如何理解并合理運用這項技術,已經成為未來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他在之后的采訪中也強調,牛津大學在選拔創新型人才時,不僅關注學術能力,更看重學生是否能將科技與現實問題結合,提出具有可持續性與社會價值的解決方案。
現場多位專家也就人工智能的應用展開探討。有嘉賓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漸普及的背景下,技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未來社會需要的是能駕馭技術、并賦予技術人文關懷的人才。小程序全球創新挑戰賽發起人、微信戰略研究院院長周博云表示,人工智能可以生成代碼、論文、圖片,甚至視頻,但無法取代的,是人類內心流淌的善意。她說,微信始終致力于打破溝通障礙,而溝通帶來理解,理解促成交流,交流催生創新。
微信戰略研究院院長周博云發表講話。趙文楷攝
英國當地教育慈善機構“聯結中國”的創始人兼負責人童海珍對周博云的觀點表示高度認同。作為一位多年深耕中英教育交流的推動者,童海珍曾多次親訪中國,親身體驗并見證了兩國教育合作的不斷深化。她鼓勵年輕一代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在微信小程序這一便捷平臺上,設計出能夠促進跨文化溝通與融合的創新產品。她堅信,科技不僅能縮短地域與文化的距離,更能助力年輕人搭建起中英乃至全球文化交流的紐帶,為世界帶來更多理解與合作的可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