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和中山艦命名100周年。值此歷史與現實交匯之際,“百年辛亥民族豐碑”系列活動在武漢盛大開啟,為湖北乃至全國公共文化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等機構攜手合作,以協同文物保護、創新文化傳播、深化學術研究、促進公眾參與為核心,奏響了回望百年、展望復興的時代強音。
匯聚合力,開啟協同保護新篇章。辛亥革命作為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轉折點,其文物遺存和精神財富至今仍具有深遠意義。為破解文物碎片化、資源調配難、活化利用不足等長期制約,成立的“辛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打破了地區、體制和機構壁壘,匯聚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的七家紀念館和研究機構,推動資源整合、人才交流、信息互通、展覽合作與科研協作,實現由“守住文物”向“用活文物”的深層轉變,讓沉睡百年的辛亥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聯盟不僅促進博物館間的合作,還積極吸引高校、科研機構及文化創意企業等多方力量,推動開放創新、系統保護與利用,確保辛亥革命文物的保護更加穩健、視野更加開闊、平臺更加廣泛。這一系列舉措必將為辛亥革命文物的保護與利用開創新局面,為傳承革命精神、弘揚愛國情懷提供堅實的支撐。
創新傳播,讓文物傳播“活”起來。歷史的生命力在于傳承,精神的價值在于共鳴。在本屆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中,辛亥革命博物院聯合高校、媒體與科技平臺,拓展傳播深度與廣度。“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文物傳播大賽”吸引大量青年學子、文化工作者和網評愛好者參與,讓沉寂的歷史“開口說話”;主流媒體、博物館官方新媒體以及多平臺聯動,形成“合力傳播”矩陣,極大提升了社會影響力。此外,數字化、AI復原、沉浸式VR展覽等新技術不斷應用于展陳與教育實踐。例如,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孫中山歷史照片,動態展現其一生經歷及外貌變化,配合文字解讀照片背后的故事,給予觀眾耳目一新的觀展體驗。這些讓歷史“活”起來的創新路徑,正為辛亥革命文物在新時代的活化利用提供了生動范例。
守護傳承,共建共享歷史記憶。國家的歷史,屬于每一個普通人。活動期間啟動的“藏品征集與利用”年度捐贈儀式,彰顯了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精神。社會各界包括辛亥革命后裔、志愿者、藏家紛紛慷慨捐贈珍貴史料,如革命先輩書法、史籍、繪畫、地契等。這些藏品如同一扇扇窗口,真實展現那個風云激蕩的時代,拉近歷史與當代的距離。隨著捐贈的持續,文物體系不斷豐富,為學術研究、展覽和教育提供寶貴素材,也持續豐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這啟示我們,守護傳承的真諦在于從歷史中汲取面向未來的力量,讓革故鼎新的文化基因轉化為推動民族復興的實踐動能。
學術引領,理論實踐相互促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基礎。實現科學保護和活化利用,亟需跨學科、跨專業的理論指導。本次活動特別設立學術研討會,邀請高校專家、博物館負責人及科技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保護利用與傳承傳播的新路徑”。例如,武漢大學肖波教授提出的文化遺產系統保護理論、湖北大學岳楠副教授分享的革命博物館觀眾分類研究,以及科技企業展示的AI大模型在史料庫建設中的應用,全面豐富了理論與實踐的交流場景。研討會還展出了“首義巴士紅色旅游線路”、廣州辛亥史跡巡游以及海內外華僑歷史遺存保護經驗等豐富的實踐案例,為行業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范例,推動文物保護與利用朝著高質量、科學化的方向邁進。
弘揚精神,讓民族血脈源遠流長。辛亥革命的精神遺產是拯救民族于水火、扶大廈于將傾的擔當,體現開放胸懷和進取意識。主辦方創新提出“首義精神+”多維推廣策略,通過制度化教育、紅色旅游、專業宣講和文化產業,將革命精神轉化為全民認知。“首義巴士”等創新形式,讓城市街道成為移動講堂,將英雄事跡講述給乘客。集體參觀、歌曲傳唱、團體宣誓,傳承敢為人先精神,使青少年、黨員和企業員工成為新時代“紅色傳人”,為民族復興注入持續動力。
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辛亥精神是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堅強內在支柱。從“文物聯盟”到全民大賽,從志愿捐贈到創新宣教,從學術融合到產業延伸,“百年辛亥民族豐碑”系列活動不僅彰顯了英雄武漢和合作城市的文化實力,更讓“首義精神”“敢為人先”成為全體中國人的精神共鳴。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我們既是辛亥文化的繼承者,也是積極的推動者。讓我們通過創新保護、全民參與和傳承接力,使辛亥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的力量!
稿源:荊楚網
作者:譚金山(省社科聯“文安平”網評團隊、宜昌市西陵區市場監管局)漫畫:彭佳穎(湖北美術學院“五十三梯”漫評團隊)
責編:葉輝
為了讓更多公眾參與、展示個人作品,本次大賽征集預計將持續至8月底,經綜合評審后,將為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金,同時擇優在主流媒體和博物院宣傳平臺進行專題展示。
投稿請發送至指定郵箱 xhgmwwcbds@163.com,郵件標題需按【辛亥革命文物傳播作品征集】類別 + 姓名(集體名)+ 參賽作品標題規范填寫,內容備注聯系方式。
點擊鏈接,參與百年辛亥 民族豐碑——“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文物傳播大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