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姚潤萍)初春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云蒸霞蔚,氣象萬千。水利部近日在此召開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現場推進會議,來自全國水利行業約200名代表及專家齊聚一堂,交流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進展和經驗做法,為提升水利新質生產力增添新動能。
“培育水利新質生產力、助力珠江高質量發展”先進設備設施主題展覽就設在巍峨的大壩上。現場集中展示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牽頭設計、聯合開發的多項科技成果及設備,水利監測的“天空之眼”——衛星遙感技術,正對樞紐區、庫區、下游河道進行全天候動態監測。在預報方面,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持續發力,小型化測雨雷達,高度僅1.7m,重量不到500kg,可在車載等多種平臺進行靈活部署,在小型化的同時,保證了與標準型雷達相同的探測精度,并與固定架設的雷達進行組網,實現精細化滾動預報……一個個應用場景,展示了水利部門矩陣建設的高科技含量。水庫運管矩陣特色的數字化應用成果,正著力提升水庫運行管理各項工作效能。
據現場了解,構建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是水利部黨組安排部署的重點工作,矩陣的內涵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水庫運行管理各方面的系統性管理模式。2022年11月以來,水利部強化頂層設計,各地、各有關單位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矩陣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有試點水庫及區域分別為329座、65個,各項業務總體完成率分別為78.4%、73.3%。
2023年11月,大藤峽水利樞紐被列入水利部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試點。2025年,全面運行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初步構建“天空地水工”一體化全要素全天候監測感知體系,在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咸、水生態等方面持續發揮巨大綜合效益。
大藤峽公司樞紐中心副主任陳規劃介紹說,“天”即利用氣象衛星、“水利一號”遙感衛星、北斗衛星等,及時獲取最新雨水情、庫區和大壩安全信息;“空”即在全國水利工程中建成首個測雨雷達,提前半年組網3臺測雨雷達,運用無人機定期開展庫壩區巡查檢查;“地”即利用中國鐵塔公司,實現庫區近200公里重點河段范圍AI視頻監控全覆蓋;“水”即130個水文(位)站和1935個雨量站全過程監測預報洪水演進,運用無人船開展庫容曲線復核,確保15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安全;“工”即樞紐水工建筑物安裝了超4000套(支)監測儀器,全天候監視評估大壩安全性態,并搭建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實現壩區重點區域實時巡查。
水利部運行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水利部將錨定任務目標,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矩陣試點工作,到2030年全國矩陣基本建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