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一些政客口中,關稅仿佛是拯救經濟的“靈丹妙藥”,能帶來就業、收入、增長。但保護主義措施真是良方嗎?
2002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宣布對10類進口鋼鐵產品加征最高達30%的關稅,期限3年。彼時,美國的鋼鐵行業不太景氣,小布什政府希望通過關稅保護本土產業、增加就業崗位,進而贏取選民支持。
然而關稅一出,鋼鐵價格飛漲,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成本飆升,企業苦不堪言。雖然鋼鐵行業新增了數千個崗位,但其他行業的“失血”速度遠超預期——2002年一年,美國就因鋼鐵關稅流失了約20萬個工作崗位。要知道,這個數字遠超當時美國整個鋼鐵行業的就業人數。
這一舉措還把美國推上了國際爭端的風口浪尖。歐盟、中國、日本等世貿組織成員先后對美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最終,世貿組織裁定美國關稅違規,小布什政府于2003年12月尷尬地提前撤銷了這一政策。
美國2002年鋼鐵關稅成為保護主義適得其反的經典案例:關稅不僅沒能真正保住就業,反而推高了成本、拖垮了其他行業,并讓國際關系變得緊張。看來,保護主義措施非但不能治病,還能致病。
主創:徐海靜 鄭錦強 張粲
專業指導:大趙 寧楠 梁永斌 大茉 李嘉順
調研:劉瀟玥 奚之淼
文案:奚之淼 劉瀟玥
鄭錦強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國際部出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