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的眼睛容易疲勞,尤其是在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后,癥狀尤為明顯,這可能是得了干眼癥。目前,干眼癥已成為累及全人群、全年齡周期的一種眼部疾病,且很難自愈。干眼癥有哪些癥狀?中醫在治療干眼癥方面有何優勢?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為此,人民網采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表疾病科主任醫師吳寧玲。
吳寧玲介紹,干眼癥是由淚膜穩態失衡引發的眼表損害及不適癥狀。眼睛發紅、發癢、干澀、畏光,有明顯異物感以及頻繁眨眼都是干眼癥的常見表現。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干眼癥的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角結膜病變、絲狀物黏附、角膜潰瘍等,甚至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在干眼癥的臨床治療中,大部分現代醫學都會使用人工淚液滴眼,以緩解不適,但其實眼藥水使用不當還會損傷淚膜、造成淚液分泌不足,加重干眼癥狀。”吳寧玲表示,相比單純的西醫治療,中醫治療干眼有明顯的優勢。中醫主張辨證施治,從整體入手,調整氣血陰陽、調節臟腑功能,辨證口服中藥加外治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其中,中藥熏蒸、導入、艾灸、針灸、眼部刮痧等,都是中醫獨特的干眼癥外治療法。以中藥導入法為例,該方法通過選用具有清熱解毒、疏經通絡功效的中藥,直接作用于眼部,有效改善眼瞼板及眼表的炎癥狀態,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對于輕度干眼癥及視疲勞的人群,吳寧玲建議日常可以飲用具有益氣養陰、補益肝腎功效的代茶飲。具體如下:菊花2至5克,麥冬、枸杞子、決明子、石斛、當歸、太子參各6克。直接用開水沖泡或煮10至15分鐘。長期飲用該款代茶飲有助于改善干眼癥狀,預防病情惡化。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缺乏足夠的眼部休息、以及不良的室內環境等,都是引發或加重干眼癥的重要因素。”吳寧玲指出,除了采取中醫治療措施外,還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適時讓眼睛遠眺或閉目休息,以預防眼睛疲勞;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避免長期處于空氣不流通、粉塵多、煙霧多等惡劣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