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人民幸福作為最美愿景,以為民情懷加熱民生溫度。1月12日,黃梅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該縣2025年“十類民生實事”清單出爐。
濱河西路換新顏。
一、精準對接,擴大培訓就業規模。對接用工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低于5000人次;通過“才聚荊楚”工程,新增就業創業1000人以上;服務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組織專場招聘活動60場以上,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
二、優化結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擴大城南高中、湯用彤中學招生,完成蔡山一小、小池濱江一小等學校建設,新增學位3500個;完成數字食堂建設,實現中小學學生食堂食材集采集配;優化教聯體運行質效,城鄉教師雙向交流450人以上。
三、補齊短板,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組織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篩查30萬人次;加大公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力度,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45項以上;完成縣三醫院整體搬遷,優化縣人民醫院“一院兩區”功能布局,解決群眾就醫“兩頭跑”問題;建設婦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新增嬰幼兒托位100個。
四、合理布局,構建城鄉養老體系。改擴建鄉鎮養老綜合體3個,提升改造農村互助照料中心10個;建設中醫醫院老院區醫養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新增養老床位300張,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400戶。
五、落實幫扶,深化助殘關愛服務。加大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托養政策兜底力度;加強孤殘兒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監護照料,免費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1000套以上,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500戶。
六、改善環境,提升農村環境面貌。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G347和美廊道;改建農村戶廁1000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8%;生活污水治理率60%以上,垃圾分類自然村覆蓋率80%。
七、科學規劃,升級道路交通設施。改造升級農村公路100公里、農村危舊橋15座,安裝道路安防設施40公里,農村公路好路率達到80%以上;新建10個直停式候車亭,更新維修30個招呼站,完成黃梅大道老舊公交候車亭更新改造。
八、突出便民,提高小區生活品質。建設西河青年社區陪讀房350套;籌集保障性住房300套;試點合作社建房模式,改造畜牧小區、碧波園小區;完成鳳凰城等13個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部。
九、提升功能,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完成城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經一路片區及城西片區污水管網改造、古塔片區污水收集效能提升工程項目,城區污水收集率達到50%以上;打造迎賓大道帶狀公園等6個節點,新建20個口袋公園;新增停車位500個,新建新能源充電樁650個。
十、完善陣地,豐富群眾文體生活。新建2個村級文體廣場、1處健身長廊;建成1個社區健身苑、2個城市書房和2個球類運動中心;開展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文藝下基層活動200場以上。
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
策劃:潘郭華、瞿雄鵬、王焱堯
執行:吳慕楓、鄭鑒峰
記者:曾達飛、陶輝、金康
審核:呂鑒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