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社區也是‘大世界’,做好社區應急工作,既要善解‘難題’,也要‘自討苦吃’。”武漢市洪山區馬湖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應急服務站站長黃厚娟10月25日接受《湖北應急管理》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寶劍鋒從“基層”出,好口碑自“群眾”來。這位曾身臨火場一線,指揮群眾先期疏散的社區“大管家”,給洪山區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主任周晶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到清理掉下的樹枝,大到緊急的消防先期處置,我們應急站時刻準備著。”黃厚娟說。全天候備勤,全方位“應急”。這就是武漢1496個社區應急服務站的真實寫照。
▲黃厚娟(左)檢查電表運作情況。(社區供圖)
“應急,就是應百姓之所急”
馬湖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改造社區,人口流動性大,安全隱患多。
“社區租戶、外來人口多,還有許多爹爹婆婆以前都是村里的村民,安全意識不是特別強,在安全方面需要我們既做實又做細?!秉S厚娟說。
在洪山區應急管理局和洪山街道的支持下,黃厚娟于2021年在社區組建起一支10余人的應急隊伍,輻射范圍包括社區及周邊的城中村、城市小區,以及企業和商業中心等。
“我們應急站的電話和我的手機都不會無故‘曠工’,只要社區居民需要,我們全力做到隨叫隨到?!秉S厚娟說。
就在今年6月,社區新村小區一租戶家里的洗衣機發生了自燃。租戶的鄰居發現該租戶家窗口有冒煙現象,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并向社區應急服務站報告。
“好在發現及時,沒有釀成大的火災,我們在消防隊伍趕到現場之前就已經撲滅了這起火情。”黃厚娟說。
▲某小區住戶家中失火,黃厚娟爬上17樓組織疏散群眾。(社區供圖)
社區居民遇到事情,第一個想到的是黃厚娟和她的應急隊伍。社區居民們在路上遇到一塊松動的瓷磚或是看到“漸成氣候”的馬蜂窩,都會第一時間向社區應急服務站報告。
10月25日,記者采訪當天,社區就有一居民意外把自己鎖在家門外了,該居民立即向社區應急站求助。接到求助信息后,黃厚娟迅速組織隊員,通過梯子從二樓窗戶進入該居民家中把門打開。
黃厚娟向記者說:“我們組建應急隊伍,就是要‘應百姓之所急’。”
▲武漢市江岸區應急管理局舉辦社區應急服務站試點觀摩活動。各街道相關人員學習了解二七街道聯合社區應急服務站各功能分區及優秀經驗。(圖片來源/大江金岸)
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街道聯合社區應急服務站同樣是“應百姓之所急”的典范。
今年年初,凍雨結束,天氣轉暖,社區居民反映,許多居民家的陽臺雨棚上有冰塊滑落,存在安全隱患。社區應急服務站接到情況反映后,迅速到達現場拉上警戒線,并安排專人處置。
冰凍雨雪過后,馬路兩邊零星掉落的干枯樹枝也是安全隱患,社區應急服務站組織人手,將8個老舊小區的樹枝全部清理干凈。
今年10月中旬,應急管理部主要負責同志深入聯合社區應急服務站實地調研,對社區應急服務站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打造應急“常備軍”
“在進行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時,對孕婦、老人等特殊群體,要根據情況調整按壓部位?!?/p>
“我們在使用破拆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自己傷了?!?/p>
……
10月24日,荊楚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徐文浩應武漢市武昌區應急管理局邀請,來到武昌區城南社區,對社區應急服務站的應急救援隊員進行培訓。徐文浩從應急基礎知識到救援器材使用,盡可能全面地講授了基層應急救援可能會用到的應急技術和知識。
武昌區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科科長鄢來君介紹:“我們今年計劃在全區開展90余場針對基層應急隊伍的培訓?!?/p>
重實戰,強培訓,保持隊伍戰斗力,是武漢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一大特點。
“我們每個月都會發動社區居民舉行2到3次應急演練,從消防先期處置到緊急疏散等,滾動式反復練習。”黃厚娟說。
在洪山區湖工社區應急服務站,有一支名為“橄欖綠”的應急“常備軍”,由湖北工程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保留學籍的退伍軍人組成。
據湖工社區黨總支書記袁宏志介紹,“橄欖綠”既是應急救援隊伍又是志愿服務隊伍,不僅在社區救災搶險、應急演練中屢有杰出表現,在平時也“閑不下來”,穿上“紅馬甲”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工作。
“輔助疏導交通、應急科普宣傳,甚至利用所長幫助周邊居民維修家用電器?!痹曛菊f。
▲ 2024 年江夏區社區應急救援隊伍大比武現場。(受訪者供圖)
比武爭先,敢于亮劍
10月24日,中國安能集團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訓練操場上,江夏區2024年社區應急救援隊伍技能比武正在進行,現場設置了心肺復蘇術、院前急救、簡易擔架制作、海姆立克急救法、應急帳篷搭設、初期火災撲滅等多個比武科目,全區社區和部分企業的17支應急救援隊伍,同臺競技。
武漢市江夏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黃良勝對此次技能比武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這是理論學習與應急實操互通互融的成果檢驗,參賽隊伍和觀摩同志都能拓寬想法、優化打法、精煉戰法,全面升級思維策略,為全區應急救援工作注入新活力和高效能?!?/p>
據了解,近年來,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及各個區應急管理局每年都會組織各基層應急救援隊伍舉行比武活動。
自2021年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武漢市社區應急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以來,武漢1499個社區相繼組建社區應急服務站,為鞏固和提升武漢市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