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恒 楊靜平)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到暢、由暢到美……近年來,應城市大力推行市、鎮、村三級“路長制”,以“安全、通達、凈美”為創建標準,全方位、高標準推進路長制示范路創建工作。
路通鄉村興,道暢連民心。2024年應城市路長制示范線全長28.47公里,途經田店鎮、楊河鎮、城北街道,從“村村通”開局起步,到“出行路”“致富路”和“景觀路”的逐步提升,再到“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試點,示范線的創建實現了從讓群眾“走得通”到“走得好”的飛躍。
“以前道路出行不方便 ,農耕機械出行也不好走。路修通后,車輛和農作物都能運輸出去。”楊河鎮周崗村村民嚴金華說。
將“蒲騷文化、糯稻文化、巡檢文化、民俗文化”融入示范線創建。通過喚醒人文記憶、感受民俗風情、品味中華文化,展現一條富有自然野趣與人文之韻的示范線。
應城市楊河鎮路長制辦公室主任陶品章介紹,沿線建設有巡檢交通驛站、短港口袋公園等景觀節點,為建設美麗新楊河提供了更加暢通、安全、美觀的公路交通環境。
在路長制示范線建設過程中,應城市圍繞“串線成環”做文章,與“十大最美農村路”有名店旅游公路、“省級美麗國省道”城區至楊河段路長制示范線等連線成環、串線成面,不斷提升路域環境與景觀,形成應城西北部旅游片區,塑造應城市門戶“新名片”。
應城市交通運輸局路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劉宇晗說,2025年,將計劃打造潘集至義和段路長制示范線,讓西北部旅游大環線向南延伸,全面暢通交通路網,形成市域大循環、鎮域小循環的交通網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