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楊然、通訊員萬多)10月28日上午,“首屆鄉村文化產業創意大賽成果發布活動”在武漢舉行,100個獲獎項目名單現場公布。
作為“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十二項系列活動之一,該賽事以“創意激發文化活力 創新引領鄉村發展”為宗旨,圍繞鄉村優品、鄉愁記憶、鄉韻文創、鄉村樂游、云上鄉村等五個方向,面向全國征集鄉村文化創意項目和創意作品。
今年5月賽事啟動以來,全國各地代表性農文旅融合項目、區域公共品牌、非遺傳承人和高校相關院系紛紛響應,共有1000余件成果報名參賽。10月上旬,大賽進入評審階段,由武漢大學攜手高校學者、行業專家、藝術家、產業和投資界人士等組成的評委會,經多輪評選,100項成果脫穎而出。
中國科學院院士龔健雅教授牽頭,武漢大學整合遙感科學與技術等10余個學科專業力量,成立了武漢大學數字化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校長助理陳慧東表示,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該中心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參與“三農”課題,為學校承辦首屆鄉村文化產業創意大賽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大賽中涌現出的系列優秀作品,將在推動農耕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鄉村振興,既要產業塑形,也要文化鑄魂。文化振興是鄉村“五大振興”之一,具有標志性意義。大賽評委會副主席、湖北美術學院院長周峰認為,本次大賽作品征集面廣,作品質量普遍較高,將推動農耕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積極發揮創意賦能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大賽以賽促開發、促合作,為鄉村文化創意資源與現代產業有效對接提供了重要平臺。
湖北潛網集團小龍蝦產業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光東村朝鮮族特色民俗項目、四川村BA和浙江下山頭村農文旅項目等獲得大賽創意典范大獎。深入貴州、廣西和四川,帶領1.6萬余個村莊打造數字鄉村,騰訊“為村耕耘者”計劃項目負責人陳圓圓獲得組委會“特別貢獻獎”,以表彰她長期扎根鄉村,為鄉村振興創造的杰出價值。
本屆賽事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主辦,武漢大學、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青年報社、武漢市農業農村局、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組委會和湖北廣播電視臺壟上頻道聯合承辦,是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意項目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鄉村文化產業品牌的一次全新梳理。
賽事評委會認為,本屆大賽鼓勵參賽者發揮創造力和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對培養未來的鄉村文化創業者和創新者至關重要。大賽通過展現一批成功的典范項目,建立一批創意案例庫,團結起一批創意人才,激勵一批鄉村文化組織機構和青年學子,共同推動鄉村文化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