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王焱堯 阮瓊 通訊員李玉)“開展河道疏浚、清淤12公里,兩岸除雜、生態修復11.8公里,在下游網湖入湖口建設人工濕地10000平方米,進一步提升河道安全,逐步擦亮生態底色……”
9月11日下午,在黃石市“打造重要增長極 縣(市、區)長話改革 ”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生態環境局陽新縣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鋼說。
據了解,良薦河小流域位于陽新縣東北部,網湖上游,屬于丘陵谷地相間型小流域,擁有豐富的山嶺植被、萬畝耕地和濱水村落,區位優勢較為顯著,特色農產品類豐富,文旅資源極具潛力。
自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陽新縣統籌項目實施,著力將良薦河小流域打造成現代農業先行區、和美鄉村示范區、小流域治理試點區、共同締造實驗區。
為此,陽新縣堅持項目為基,制定治理項目清單30項,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類7個、產業融合發展類15個、人居環境改善類8個,已完成項目17個、在建7個、擬建6個。
此外,在良薦河小流域治理過程中,陽新縣還依托優質稻、屯鳥、茶葉、漁業等特色產業基礎,建立“鄉鎮+公司+村集體+農戶”聯營模式,實現村民、村集體和投資者三方共贏,持續壯大特色產業。
通過開展良薦河小流域治理,陽新縣拆除危房旱廁1210棟,清理溝渠塘堰154處,種植苗木3.6萬株,營建萬畝良田2片,整體提升人居環境。
“在良薦河小流域治理過程中,陽新縣始終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劃分灣組治理單元、組建生態護衛隊、鄉風文明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共同守護、共同治理?!标愪撜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