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 者丨呂鑒蕾
通訊員丨黃旺宣、魏永伙、李俊、殷細亞 采寫報道
“八一”建軍節前夕,黃石持續高溫。與熱浪相呼應的,是火熱的擁軍優屬新高潮。
張立忠近照。受訪者 供圖
“張老,祝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現年95歲老兵張立忠,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一、二、三等功7次。回憶過去的苦難輝煌,張立忠老人的眼眶濕潤了。
偷偷參加八路軍
個頭還沒有三八槍高
1944年1月,看到號召報名參加八路軍的布告后,張立忠背著母親和哥哥偷偷報了名。
“但帶兵人面試之后對我說,你個子太矮面黃肌瘦,還沒有三八槍高,不夠當兵條件。”張立忠回憶,“當時急得我團團轉,最后死磨硬泡、好說歹說才勉強收下了我。”
之后,張立忠被衛生處護訓隊挑去學習戰場救護等知識。1945年7月,結束兩個月的護訓隊集訓后,他被分配到獨立營營部,成為了一名衛生員。
不久之后,戰斗打響。部隊攻打日軍長期占據的河南省清化城(現愛城)。城內駐有日軍百余人,偽軍二百余人。
“我第一次參加戰斗,一點戰斗經驗也沒有,心里很害怕。”張立忠說,當部隊接近距城墻幾十米處時,敵人的輕重武器一齊開了火,子彈像雨點般打來。
槍聲開始如雨打芭蕉般響起,他控制不住渾身哆嗦,兩腿發軟,趴在地上一動都不敢動。
“這時,幾個老兵把我拉起來說,不要害怕,子彈都是從頭頂上飛過去的,離我們遠著呢。”談起當年的情景,張立忠眼里透著光。
很快,我軍成功攻進城內消滅了守城敵軍。緊接又攻克工開封、李封、新莊等敵據點。“經過這幾次戰斗,我有了初步的戰斗經驗,膽量大多了,政治覺悟也提高了,增強了勝利的信心。”張立忠說,“傷員下來我就救,傷員下不來我就打!”
彈片已經完全融入老人的手臂上。呂鑒蕾 攝
拼死搶救傷員
準海戰役立下一等功
1948年11月6日20時許,寧靜的深秋夜晚被華東野戰軍的腳步聲打破。
準海戰役打響,我軍迅速南下,矛頭直指黃百韜兵團。至22日,黃百韜兵團全部被殲,使徐州之敵完全陷入孤立。
“我部由南坪集突破澮河后,把黃維兵團緊緊包圍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狹小地區內。”張立忠回憶,周圍只有十個小村莊,張圍子是其中的一個,敵人派了重兵負隅頑抗。
12月16日夜,七十八團首攻未下,18日夜由張立忠所在連隊再度攻擊。由于守敵的頑抗,又加之火力十分猛烈,戰士們突破敵前陣地時,傷亡很大,全連剩下十七名戰士,連、排干部只剩下一人,三營副教導員路光華同志也犧牲了。
“營長馬振崢率九連繼續攻擊,衛生班只剩我和另外兩名衛生員。”張立忠介紹,在極其猛烈的火力下,他們拼死搶救了150余名傷員,并隨營指揮所進人張圍子村。
進了村,戰士們發現這里僅剩二三十戶人家,房前屋后到處都是地堡戰壕,遍地都是敵人尸體。1949年1月9日晨,張圍子村被我軍攻克。
1949年1月6日,解放軍對杜聿明部發起總攻,經四晝夜激戰,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生俘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
準海戰役全部結束后,在總結評功中,張立忠憑借出色的表現立團一等功,并且參加了旅第二次慶功英模大會,榮獲旅一等功獎章。
老伴捧出張立忠的老照片。受訪者 供圖
迎面遭遇美國兵
寧死也不愿意被活捉
到了1951年1月,張立忠所在部隊結束四川剿匪,奉命入朝作戰。
5月16日,第五次戰役打響。“第二天深夜,作為全軍的先頭部隊,我團向敵縱深穿插進攻。”張立忠說,18日拂曉前全營撤向東邊山嶺上,構筑工事,以防敵人反撲。
他清楚記得,自己和營部人員在山嶺上堅守一天,山上沒有水喝,也沒有東西可吃,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到了下午時分,天空還下起了蒙蒙細雨。
“到了大約17點,副教導員馮玉岡對我說,走,咱倆下山,去汽車上給大伙找點吃的。”于是,兩人一齊下山,分頭到汽車上找食物。
返回途中,因為要分散躲避敵人,張立忠與馮玉岡走散了,他只得自己一人提著東西往前走。不多時,迎面幾十米處突然走來十幾個美國兵。
“雙方短暫愣神后,一位美國兵高舉卡賓槍,開始朝我亂喊亂叫。我靈機一動,扔掉東西,調頭就往回跑。”張立忠說。
他一邊跑,一邊觀察,趕緊跳進一個小溝,在一塊大石頭后面隱蔽起來。這時候美國兵也追到山溝邊,繼續向附近掃射。“當時我想,即使死了也不能被活捉。”
“這時,一名戰士從我右側半山上滾了下來,正好滾在我身邊。”張立忠回憶,“我一看,年輕的戰士已經犧牲了,但他身上還背有三顆手榴彈,一支小轉盤沖鋒槍。我決定找機會和美國兵同歸于盡。”但美國兵胡亂打了一通槍后,罵罵咧咧地轟上油門開車走了。
張立忠夫婦合影。呂鑒蕾 攝
1954年4月,張立忠隨部隊從朝鮮回到祖國。“過去的戰斗場景,有時候覺得就跟昨天一樣。”張立忠說,“在踏上祖國的那一瞬間,我和戰友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大家盡情地唱著軍歌。”歌聲響徹云霄,傳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