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宏斌、王廳)8月22日,鄂州市公安局組織開展涉水及創傷急救培訓,培訓采用“課堂理論+入水實踐”的方式開展,通過以“演”筑“防”,確保遇有險情,隊伍能夠“拉得出、用得上、救得下”。
“處置溺水警情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注意安全,不盲目下水。”培訓班理論課上,市級教官、鄂州市公安局三級警長陳志超針對鄂州市水情實際情況,結合典型案例,以“警務現場急救”為主題,從執法的角度,重點闡述涉水急救的目的、原則、注意事項及岸上救援、入水救援、舟艇救援、繩索救援等應急救護基本知識技巧。
“如發現傷病員沒有呼吸或嘆息樣呼吸,即判定傷病員已發生心搏驟停,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嬰兒氣道異物梗阻,要先將嬰兒仰臥于手臂上保護頭頸部翻身。”理論培訓期間,教官還圍繞心肺復蘇(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氣道異物梗阻等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參訓民警輔警進行系統性講解。
在講解CPR+AED使用方法時,教官結合公安工作實際,重點講解“如何判斷傷員有無心跳呼吸”“在CPR步驟與AED語音提示不一致時該如何處理”“心肺復蘇有效的體征有哪些”等方面問題,并告知參訓民警輔警在急救中要抓住生命“黃金4分鐘”,及時有效實施應急救護。
來到游泳館,市級教官、交管局車管所副所長、二級警長劉思杰現場培訓救生桿、救生圈、救生繩、救生衣等救援器材規范操作,并下水操作展示涉水救援處置流程、救援器材使用等專業技能。
培訓現場,參訓民警輔警逐一利用人體模型進行心肺復蘇急救演練,并分組進行創傷止血包扎練習。教官手把手進行輔導,確保每一位參訓民警輔警動作規范、操作熟練,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做到“敢救、會救、能救。”
參訓人員進行實戰演練,模擬湖邊出現溺水警情。民警按照責任分工,迅速反應,投放救生圈,并下水向遇險人員靠近,隨后采取托舉方式,協力將遇險者架住,防止再次嗆水,緊接著采取仰式拖拽將其拖至岸邊。上岸后,民警迅速對其開展心肺復蘇。
“針對溺水事件易發,實操演練完全模擬了民警日常處警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場景。”參訓民警余志朋說,“平跳入水、拋繩救援、心肺復蘇等科目,在對民警救援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此次培訓突出實戰實用實效,是鄂州公安深入開展實戰大練兵背景之下,推動教育訓練工作緊貼警務實戰訓練的有效舉措。全體參訓學員學中練、練中干,展現出鄂州公安“敢于拼搏、能打勝仗”的精神風貌和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