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千年柏樹下,17枚紅通通的手印|黨建“雙引領”·三溪深入行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31日12:19 來源: 荊楚網

    2024年1月17日,陽新縣三溪鎮柏樹村明興垅組17位村民在“自主土地整改群眾意見臺賬”上,逐一按下17個紅通通的手印。

    這一場景,讓人聯想到1978年11月24日這一歷史坐標。

    彼時,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村民在土改協議上按下18個指印,悄然啟動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的第一個按鈕,開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通過農民的力量創造了歷史。

    7月28日,記者走訪了解到,拋荒田“化零為整”的探索,如今也在柏樹村悄然上演。

    在柏樹村“兩委”的帶領下,村組干部和先鋒黨員帶頭,引領群眾實施“自主土地整改”,將小田化零為整,變成連片大田,還擴大了耕地面積,讓過去不適用機械化耕作的土地變得可以適度規模化種植。

    明興垅組組長明道山在“自主土地整改”協議書上按下手印。    

    撂荒田的吶喊

    悠悠數千年,在以農為本的中國大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創造了一部生動的以糧食為核心的農耕文明史。

    對于土地的歸屬,以及對土地和糧食的情感,農民的喜愛深深刻在骨子里,正如陽新縣三溪鎮柏樹村明興隆組的農民們一樣。

    明興垅組是柏樹村最偏遠的自然灣,不到30戶人家,人均只有1畝地,6分田。

    十多年前,這些田地不夠種;再往前推十年,那些分散在山谷之間的田地甚至是村民們的“命根子”,家家戶戶勤耕苦做,能讓全家人混個“肚兒圓”。

    隨著打工之風吹進村組,傳統種田經濟已無法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們對生活有著更大的期許。

    “出去當保安,一個月也能掙三四千元,在家種一畝地,只能混飽肚子。”明興垅組組長、黨員明道山說,而現在,50歲左右的人都不愿種地了,年輕人更不用說。

    農村田地拋荒,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問題,亟待解決之道。

    這樣一個客觀事實,造成了大量土地撂荒。過去的好田好地,如今長滿齊腰深的野草,這讓明道山很痛心。

    “稍微拾掇拾掇,這些田打個1200斤稻谷還是可以的,總是荒著,心里不是個滋味。”

    他喜歡看新聞,熟知中央政策。這幾年,國家大力推行糧食戰略安全政策,讓撂荒田有人種。“手里有糧,心中不慌。糧食是命根子,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的‘定盤星’。”

    這些零星分散的撂荒地,出路在何方?

    17枚紅通通的手指印

    田地撂荒的根源,在于分散種地利潤微薄,年成不好的時候,甚至還要虧本;硬幣的另一面,是分散地塊不適合機械化和規模化經營,對種田大戶毫無吸引力。

    政策上,這種不集中的地塊,同樣不適用于現行的高標準農田改造政策。

    記者了解到,陽新縣地處丘陵地帶,全縣幾百個自然村,類似于柏樹村明興垅組這種分散的土地比比皆是。

    被山丘分割,田地相對零散的地帶,機械化耕種難以實現,國家高標準農田改造指標也難于爭取,田地撂荒似乎成為一道“無解題”。

    為了破題,柏樹村黨支部書記蔡乾剛帶領“兩委”班子多次入戶,問計于老黨員和老村干部,同時,還遍訪群眾征求意見。

    最終,村“兩委”和明興垅組提出一個辦法:打破田埂,自主整改。

    整改路徑為:

    第一步,黨員逐戶做通思想工作,讓農民同意改造,先打破頭腦中“田埂”的界限,再打破現實中的田埂,將“小田”變成“大田”;

    第二步,實施土地自主改造,創造良好條件,讓拋荒地可以“尋租”。

    第三步,整改好的拋荒地整體出租,所得租金歸田主所有。

    在村委會和小組黨員們的反復溝通協調下,農戶們改變了過去的舊思想,從理解到支持。

    微信圖片_20240731103624.jpg

    村民家的“圓桌會議”,統一了整改思想。

    村民明道斌說,村里拋荒田到處都是,我們愿意先做好明興垅的試點。

    村民明安清說,土地整改不僅改善了耕種條件,還改善了村容村貌。

    明道山一錘定音:整改可行,但要實地測量整改面積,確定機耕路、溝渠進出水路線,公用面積進行分攤。

    2024年1月17日,17位村民在“自主土地整改群眾意見臺賬”上,逐一按下17個紅通通的手印。

    明興垅組土地自主整改的序幕就此拉開,僅用時一個月即宣告完成。

    微信圖片_20240731103055.jpg

    土地整改也是“藏糧于技”的體現,有利于“土地尋租”,吸引種田大戶的目光。

    整改結果是:原先的85畝、182塊水田旱地變為現在的97.4畝、32塊水田,壓縮了150塊水田,實際面積增加了12.4畝。

    97.4畝水田,按照畝產1200斤稻谷計算,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自然灣,就可生產出11萬多斤水稻。

    記者了解到,經過改造,原先租不出去的水田很快被當地種田大戶租賃,實際每畝年租金220元,組級每戶每年每畝可分租金100元,剩余120元由種糧承包戶一次性繳納5年到村委會,用于支付田地改造機械費。

    盡管還有工程欠款,但明興垅組的自主改造之路卻成功了!

    柏樹村黨支部書記蔡乾剛高興地說,別看改造田地不足百畝,但其意義卻很大——

    如果全縣這樣的小地塊都利用上,無疑將有利于提升陽新縣對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貢獻值。

    柏樹下的黨旗

    三溪鎮柏樹村,位于幕阜山脈紫荊山麓,轄區面積約6.6 平方公里,因兩棵千年古柏得名。全村14個村民小組,2371人,耕地面積3826畝,水田1620畝,旱地2206畝。

    柏樹村有光榮的革命歷史。

    1929年,紅色革命高潮到來,三溪口成立“大鳳區蘇維埃政府”,全區普遍開展土改運動。

    柏樹村先進青年積極投身革命事業,蔡庸秀、邢廷富、陳新桂、王中富等一大批柏樹籍革命先烈前赴后繼,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個小村莊,賡續紅色血脈,長久傳承著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精神。

    在各級黨委引領下,柏樹村廣大村民敢為人先,探索出一系列符合村情和民意的工作法。

    2011年,時任村支書李相松提出,全村實施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改造,采取“五五法”路徑,即所有費用村“兩委”出一半,村組和村民出一半,村民投勞折算資金。

    這一做法,被當地村民視為“共同締造活動”的最初雛形。

    13年過去了,這個村所有的公益事業依然延續著以往的政策,只不過“五五法”變成了“四六法”,既村委會出6成,村民出4成。

    老支書李相松退休后,帶著6位貧困戶在山上養雞去了,將鮮紅的黨旗插在山頭,飄揚了十年。

    他拍著新上任的蔡乾剛的肩膀說,“柏樹村還比較落后,但貴在民風淳樸,都希望通過改變過上好日子,可別涼了大伙兒的心哪!”

    微信圖片_20240731103639.jpg.jpg

    蔡乾剛赴上海學習,聽取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現任支書鄉村振興成果分享。

    當前,在三溪鎮黨委的引領下,柏樹村“兩委”正帶領村組推廣明興垅組的“土改”經驗。目前,萬家組也已完成土地自我改造,82塊水田壓縮成24塊水田,面積增加了6.17畝。

    鄉村振興,支部引領,先鋒示范。

    這幾年,柏樹村因村制宜,通過黨員帶頭,吸引當地群眾參與,發展了油茶、花卉苗木、水果采摘和蛋雞養殖四大產業,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以年均30%的速率迅速增長。

    村黨支部書記蔡乾剛說,千年柏樹下,鮮紅黨旗飄。黨建引領下,村里發展的腳步邁得穩了,一天一個變化,群眾的心也穩了。

    策劃:陽新縣委組織部、三溪鎮黨委

    執行:明喻、馮瑜、袁淑珍

    記者:田城

    【責任編輯:呂鑒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合作咨詢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毛片无码全部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道中文高清|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