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先瑩 潘雪菲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6月25日,紅安縣將軍城小學上新集校區六(3)班教室里書聲瑯瑯,孩子們正跟著語文教師吳秀麗一起深情地朗讀朱自清的名篇《匆匆》一文閱讀片段。
吳秀麗是紅安縣將軍城小學教師,一位“80后”,2022年9月被評為“紅安縣優秀學科教師”。2023年8月,她主動報名下鄉交流任教,帶著9歲的女兒從縣城來到上新集校區。
上新集校區原名董必武紅軍小學,是上新集鎮直小學,學校現有學生800余人。開學后,吳秀麗擔任六年級(3)班的班主任、語文教學,四年級一個班的英語教學等工作,女兒插班到四年級(2)班就讀。
積極進取 在平凡的崗位發光發熱
“吳老師以前是帶英語的,但因為學校語文教師緊缺,學校除了安排她帶英語之外還給安排帶一個班的語文和班主任,每周平均20節課時量。”將軍城小學上新集校區校長陳波介紹,吳老師每周周一都是早早來校,周五晚返回縣城,中間從不離校,工作非常負責,也從沒有過任何怨言。
“接手工作后,有惶恐、擔憂,因為以前我沒帶過語文,也沒當過班主任,所以一方面我要為接下來工作中即將面臨的困難想好解決方法,做好一系列準備;另一方面又要為女兒融入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做好疏導工作。”吳秀麗說,好在共班的老師也是她的小學老師,老師像從前一樣,又一次引領著她,帶她走進這些孩子的家里,感受他們的心靈,體會他們的心境。
“我從未像此刻一樣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希望做一束光照進每個孩子的心里。”吳秀麗擲地有聲。
為了能更好的完成語文教學工作,她從頭學起,每天日常學習管理班級事務,做到事無巨細。每天晚上,她則帶著女兒在辦公室,女兒寫作業,她鉆研語文教學,每節課她都會提前做好筆記,備好教案,第二天再繼續跟同事交流完善。短短一學期,吳秀麗老師上公開課10余節,隨堂聽課20余節,課堂教學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同時,她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師讀書會活動,與大家彼此分享教學經驗與心得,研討新課改模式。
“上新集鎮是我的家鄉,董必武紅軍小學是我的母校,回到職業生涯啟蒙的地方,體會淳樸鄉風,鍛煉自己、提升自我,我將勤勉努力,與時俱進,認真踏實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各方面更上一層樓;也希望帶領著孩子們成長,讓他們挖掘自己的潛質、發揮自己的特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吳秀麗說。
愛生樂教 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任班主任以來,吳秀麗老師十分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農村學生實際,為特殊家庭學生提供“一對一”的特殊關愛。
小雨是班里一個特別的孩子,母親生病長期需要照顧,爸爸在外務工,家里年邁的奶奶照顧著一大家子。因為家庭等多方面原因,小雨性格內斂自卑,在班上總是低著頭不言語,平時也是默默無聞。
在第一次聽說幾個男生在背后討論小雨上體育課尿褲子的事后,吳秀麗老師狠狠批評了這群男生,然后帶小雨來到辦公室極力安撫,并給了小雨一個特權,哪怕上課,只要不舒服可以不用打報告,也可以去教師專用衛生間。因為小雨的反應略顯遲鈍,很多同學都不跟她一起玩,甚至于孤立她,于是,吳秀麗老師直接安排她坐在最前面,然后霸氣地宣布,以后她就是班主任“罩著”的人了,大家在學習上多多給予幫助。
從那以后,吳秀麗老師成為小雨在這個班最值得信任的朋友了。在學習上,小雨的拖拉松散的學習習慣也慢慢顯露出來,于是,吳秀麗老師和她私下做了個約定,每按時完成一次作業就可以給予一個獎勵。終于,過了兩周,她看到了小雨畏畏縮縮來到辦公室,漲紅了臉,鼓起最大的勇氣說:“老師,我可以來拿我的獎勵嗎?”
“我無法忘記那一刻她的表情:期待,向往,忐忑不安……我知道她已經向我打開了她的第一扇門了。后來她交了新朋友,有了自己的新愛好——做手帳,為此,我也在班上大方展示了自己和女兒私下做的手帳,并鼓勵她大膽分享。再后來我收到她給我私信的秘密心事,跟我徹底敞開了心扉。我為她的改變感到由衷的幸福,這種幸福感延續到我的工作中。”吳秀麗說。
孩子們即將畢業了,細心的吳老師自費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畢業禮物贈品,凝視著留言本上學生對自己一句句的感恩留言,回想起這一年來和孩子們一起努力的點點滴滴,她的眼睛漸漸濕潤了……
鄉鎮的夜晚很靜,唯有星光點點。床上的女兒已酣然入睡,吳秀麗老師還在抓緊時間準備期末監測前后的各項工作。她說,希望自己能像螢火蟲一樣照亮孩子們的求學路,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