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翀 通訊員 賈江凡 李秋影 19年風雨兼程,砥礪前行,以忘我情懷服務工程建設;19年辛勤付出,精業篤行,以實干奉獻詮釋品質擔當。
他就是2023年“荊楚工匠”獲得者,中建八局華中建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磊。
初出茅廬 在積累經驗中尋求突破
2005年,張磊進入中建八局中南公司成為一名技術員。初入職場,張磊就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場考驗——參與武漢體育中心建設。
武漢體育中心項目是省市重點工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城市名片。作為剛剛踏入建造行業的“新兵”,對許多流程都還不熟悉的張磊,在面對這樣一項艱巨工作時有些手足無措。為了快速提升業務能力,他每天白天在現場奔波,夜晚或認真研讀技術書籍,或與工友們伏案探討,參與各專業圖紙的設計、審核以及施工方案制定,挑燈夜戰成為日常。遇到問題就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請教,及時解決施工中的各種技術難題。僅用了幾個月張磊就把現場管理的技術要點、流程基本掌握,還實現了觸類旁通,經驗學習和管理成效都達到了雙提升。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武漢體育中心項目先后集齊了國內建筑界的奧斯卡獎——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實現了“大滿貫”。而這段攻堅克難中積累經驗的歲月,也給張磊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勇于挑戰 在艱巨任務中披荊斬棘
2008年,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現,張磊被任命為碧桂園項目總工程師,第一次獨當一面的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項目現場進行巡查,項目圖紙再厚,他也會在第一時間看完并仔細研究,確保項目不因錯看、漏看圖紙而打糊涂仗。
他每天堅守現場,認真琢磨施工程序,對每個關鍵節點親自把關,采用創新方法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在張磊的精心管理下,項目有序推進,成本得到控制、質量得到保障,他出色的管理能力,獲得了業主和公司的一致好評。
主動出擊 在項目管理中爭先創優
碧桂園項目竣工后不久,一個重要的民生工程鐘祥體育館項目又落到了張磊的肩上。為了節約時間,項目中標當晚,張磊就帶領團隊迅速進場,半個月之內完成了臨建施工,一年內在一塊毛荒之地上建成了一座體育館。張磊說:“鐘祥體育館完美復刻了武漢體育中心項目的建設經驗,施工過程中,我們按照高標準、高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力求做到最好。”
“當技術員就要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干工程就要干成標桿。”是張磊一直以來的信念。入行19年,張磊常年行走在建筑工地,帶領團隊勇于突破創新,鉆研施工技術與管理。他先后參與建設了20余項工程建設,用開拓創新的精神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用爭先創優的干勁服務項目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在項目及機關單位工作期間,所轄項目共計獲魯班獎9項、詹天佑獎3項、國家優質工程獎6項、中國鋼結構金獎6項、中國安裝之星2項、中國建筑裝飾獎1項,有力提升了中建八局在湖北等區域的質量品牌影響力。
堅守初心 在人才培養中接續奮斗
2023年,張磊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2023年度“荊楚工匠”榮譽稱號,諸多榮譽加身的他也一直堅守初心,不忘傳承工匠精神,“為企業和行業發展培養、輸出高素質人才,把接力棒傳給新一代建設者,也是我作為公司管理人員的使命。”張磊說。
近年來,他依托重大項目,在深度服務項目的過程中,通過激發團隊活力,不斷培養提升人才素養。公司也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公司廣泛開展導師帶徒和課題研究。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后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4項,主要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受理授權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發表國家級期刊論文23篇,獲批省部級工法8項。
張磊還在公司組織成立了現場專家委員會,入庫現場專家43名,為項目重大方案評審、技術攻關、管理提升等項目實際困難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服務。還廣泛開展技術質量實訓營、舉辦總工程師培訓班、舉辦公司施工技能大賽等系列措施,為公司打造了一支“令行禁止、使命必達”創新團隊。
從基層一名技術員成長為工程師,張磊始終堅信“沒有什么事干不成。”如今的他走上管理崗位,擔任中建八局華中建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談及過去參建的每一個項目,張磊眼里透著熱愛的光。他說,他將繼續以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美麗中國建設、祖國繁榮、城市建設、企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