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陳軼、盧金勇)2024年3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寶鐘敲響,湖北平安電工科技股份公司(簡稱“平安電工”)上市交易,成為股票實行全面注冊制改革以來湖北省首家主板上市企業,也是咸寧市通城縣第二家上市公司。
“放眼咸寧市,有且僅有兩家上市企業,而且全部都在通城縣。”4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通城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個山多地少,人口基數不大的縣級地區,為何誕生出兩家上市公司?借助全國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契機,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平安電工試圖找到答案。
3月28日,平安電工深交所上市,通城縣誕生第二家上市企業。 通訊員 劉建平/攝
創新力,思想解放跨越發展
人間四月,通城春深。
“通城最美的風景,在每一位奮斗者的指尖。”通城縣稅務局對接平安電工的辦稅專員李燦宇感慨地說。
他的目光落在了平安電工剛走進大門就映入眼簾的一句話上:“新時代的平安是奮斗者的平安”。
17日上午,生產車間,織機轟鳴。
一根根細如發絲的白色玻璃纖維紗眨眼間變成玻纖布;輥軸緩慢滾動,一卷卷以絕緣云母紙為基材,以玻纖布或薄膜為補強材料,由有機硅粘結劑粘合,再經過分切等處理工藝,最終成為一盤盤萬米耐火云母帶。
平安電工生產車間。 通訊員 劉建平/攝
這些以云母為主要原料的耐火絕緣材料,供不應求。
平安電工技術人員介紹,這家企業生產的萬米耐火云母帶、絕緣云母紙、耐高溫云母板等多個產品技術居于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水平,公司的無堿玻纖布、絕緣云母紙還被認定為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公司被評定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公司生產的產品被廣泛用于特種電線電纜、家用電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儲能系統、風電光伏等重大、高端領域,出口美國、歐洲、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沒有堅持自主創新,平安不可能走到今天。”該公司董事長潘協保在創新上有獨到的見解:“一年不創新就沒有進路,兩年不創新就沒有出路,三年不創新就沒有活路。”
逆勢崛起,高端發力,在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投入上不遺余力——
絕緣云母紙、特厚耐高溫云母板、萬米無接頭耐火云母帶……一個個產品在技術門檻和品質追求上,不斷躍升新高度。
“有了核心技術,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去適應市場的需求。”該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潘渡江自豪地說。
截至2023年6月末,該公司共取得各類授權專利共144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進一步推進高端云母耐高溫絕緣材料產品國產化,形成了國產替代,成為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耐火電纜用云母帶優秀品牌,解決了更多西方國家“卡脖子”難題。
30多年來,這家民營企業不斷解放思想,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門檻,深耕產品,苦煉內功,用創新力引領企業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推進產業鏈延伸擴張,成長為全球云母絕緣材料行業龍頭企業之一。
智造力,引領企業“遙遙領先”
好山好水好云母,才能造出好云母紙。
這里生產的高端、特種絕緣云母紙和出口絕緣云母紙,出口量居于國內行業前列,不僅代表著咸寧制造,更代表著中國制造,是全球規模領先的高端絕緣云母紙生產基地。
智造,是平安電工動力輸出的強勁引擎。
平安電工生產車間一瞥。 通訊員 劉建平/攝
記者了解到,這家公司建立了以基礎研究、產品研發、技術改造、數字化建設四位一體的科研體系,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組建了基礎研究部、產品研發部、技改部,擁有高配置的產品檢測室,配備了一流的實驗儀器和設備,持續維持了較高比例的研發投入。
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湖北省博士后產業基地、全國博士后流動站、院士專家工作站——諸多產學研科研平臺均藏身在這家企業。
這家企業,還與武漢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該公司總經理潘渡江介紹,通過建設武漢和通城“雙研發中心”,打造人才集聚的創新平臺,未來,企業將依托科研平臺,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優化云母耐高溫絕緣材料全產業鏈布局,堅持走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和精益化的發展道路。
順應新能源強勢崛起的時代洪流,按照部署,這家企業正向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風電光伏等產業高歌猛進,努力成為云母耐高溫絕緣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型“智造企業”。
優商力,托舉產業沖擊更高
近年來,通城縣上下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一項“極度重要”的工作抓手,上率下效,一力貫之。
成效有目共睹:
2022年,全省優化營商排名從第76位躍升46位,咸寧市排名從第6名提升至第3名;
2023年,省內排名39位,較上年再進7位,咸寧市排名第2。
兩年兩進位,且進位速度堪稱“大步流星”。
通城縣委書記劉中英說,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地方發展已經從‘拼政策’向‘拼環境’轉變,只有緊扣通城實際、緊貼企業需求,深入企業搞好服務、解決難題,才能讓通城成為企業成長的沃土、投資的洼地、創新的搖籃。”
通城稅務“稅靈通志愿隊”上門輔導“票易查”稅務平臺。 通訊員 供圖
通城稅務干部上門“送政策”。 通訊員 供圖
同時,為助力平安電工順利上市,通城稅務抽調業務能手,成立“服務企業上市工作專班”,切實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對于工作中出現的推諉卸責行為,一旦查實,嚴懲不貸。
伴隨平安電工規模的增長,涉及的稅費事項也越來越復雜。
記者了解到,在幫扶過程中,通城縣稅務局細化“一企一策”服務機制,根據企業稅收規模、企業結構等制定精準的“企業檔案”,幫助企業正確理解和把握有關稅收政策。
平安電工的成長史,是通城縣培育壯大民營企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通城縣錨定“中部地區制造業強縣”目標,搶抓全國返鄉創業試點縣機遇,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致力于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引導能人回鄉創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2家,其中回歸企業占比85%,“回歸工程”為培育上市企業提供了源頭活水。
皮亞洲說,通城稅務將以更精準的政策落實、更精細的稅費服務、更強勁的解難力度,助力通城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