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田城 通訊員蔡祖峰 紀甜一)在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過程中,咸寧市如何規劃管控城市形態風貌特色?3月15日,湖北省“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新聞發布會上,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杉答記者問。
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杉。黃錚 攝
楊杉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發展目標定位,咸寧市著重在城市山水生態格局、城市空間形態、城市治理效能等三個方面精準發力,保護好生態資源本底,塑造優美城市特色風貌,助推高質量發展。
咸寧以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為引擎,將9861平方公里全域作為一個大公園打造,將城市輕輕放在山水之間。堅持保護優先、科學利用,高標準編制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全域綠道專項規劃、中心城區公園體系規劃,優化生態、生產、生活三大空間。
該市以流域為單元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12個,全面推進121座礦山生態修復,市域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以全域綠道串聯城鄉空間,促進城鄉空間有機融合,保護好“一江一山兩湖”(長江、幕阜山、斧頭湖、西涼湖)山水空間格局。
楊杉表示,咸寧市按照“雙集中”要求,構建“一主三片”(一個主城區、高新區片區、咸安經濟開發區片區、梓山湖片區)的城市空間布局。
新聞發布會現場。黃錚 攝
“按照濱水限寬度、沿山控高度、城區降密度的思路,開展濱水、環山、臨路、城市門戶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留足望山廊道、親水空間,讓市民進山樂山、親水樂水、近游樂游,塑造好‘南山北湖’‘林城共生’的城市自然形態。”楊杉說道。
據介紹,咸寧市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首個省級地方標準《公園城市建設指南》,開展城市體檢,找準城市痛點、短板,做好老城更新“+公園”、新區建設“公園+”兩篇文章。
同時,該市將地塊開發強度控制在容積率2.0以內,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內。創新出臺一系列文件,從設施配套、建筑品質、物業服務等9個方面進行引導,鼓勵、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
咸寧還擦亮“兩上四服務”品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646個公園城市基礎設施、綠色產業等重點項目在規劃支撐、土地要素、礦產資源方面做到“應保盡保、優保快保”,實行建設項目全流程管控與服務,不斷提高自然資源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城市“顏值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