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搶抓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大勢,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為契機,成立以臨空區還地橋鎮、大冶市政府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為成員的項目指揮部,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思路,堅持“水網、田網、路網、林網、線網、產業導入、人居環境整治”七網聯動,推進全域國土整治工作,助力武漢都市圈跨越式發展。
該區還地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總面積約23萬畝,涉及31個村、3個社區,子項目55個,涵蓋農用地綜合整治、建設用地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及產業融合發展等四大類,鞏固了山青水綠,實現了村美民富,為臨空區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化零為整,田地“豐景”連片
冬日暖陽高照,建設熱火朝天。記者來到臨空區還地橋鎮蓮花洲水生態修復整治項目現場,只見整治好的土地上已長出綠油油的麥苗,不遠處,機器的轟鳴聲震耳,工作人員操作著挖掘機有序施工,為平整好的土地挖溝筑堤……
據悉,蓮花洲水生態修復整治項目所在地,原來是一片荒廢的魚塘和荒地。通過填埋、整治等方式,荒廢的魚塘和荒地,現在已變成一塊塊面積較大的連片農田。
在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過程中,該區還地鎮結合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水環境生態治理,將原來零散的土地集中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夯實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
該區還地鎮對河涇港、黃金湖村、土庫村等村,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在前湖、山莊、板橋、燎原等村,實施蝦稻共作改造、灌排設施、生態護坡等農用地整治項目,將原來零散的土地進行集中整治,提高土地效能。
目前,蓮花洲水生態修復治理一期已完成項目進度70%,二期已完成項目進度40%,農用地綜合整治項目已完成65%,總共平整成片土地4700畝,種植油菜、小麥4000余畝。
農田由散成片、由小變大,整出連片“好豐景”,吸引來了企業投入發展。該區還地鎮積極導入綠色產業,發展“農業+”多元業態,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與湖北盛億天公司簽訂意向協議書,計劃總投資2億元,將蓮花洲片區打造成智慧農業有機生產、自然田園休閑觀光、生態農耕研學教育三大產業融合的農旅田園綜合體。
生態治理再現山清水秀
“蓮花洲水生態修復整治項目還包含周邊魚塘尾水治理及水體生態修復。”湖北錦湖生態旅游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水生態修復項目還包括三山湖、兔兒墩湖等子項目。
目前,蓮花洲水生態修復整治項目已進入二期,以收蓄池、過濾壩、生態浮床、草型生態溝渠為重點,對魚池進行淤泥開挖、換填工作,解決連片漁業基地養殖尾水污染問題。
近年來,臨空區還地橋鎮結合“綠農行動”,與相關科研單位和院校合作,通過水生植物培育、“人放天養”、加強水域周邊環境治理等技術方式,逐步推進三山湖、兔兒墩湖等重點水域的水生態修復。在煤礦、秀山等村實施水庫及周邊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目前,經過兩年多的修復,三山湖的水質已由原來的Ⅳ類達到如今的III類。兔兒墩湖修復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該區還地鎮還積極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由專業團隊整體設計規劃,對轄區的16處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治理,提升生態質量。目前,4個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點已完成初驗,在建治理點4個,其他治理點正在統籌實施中。
同時,在原有建設的基礎上,該區還地鎮對秀山礦山文化公園進行提檔升級,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景區綠化、進一步擴大建設面積等,全力打造3A旅游景區。大力推進葫蘆山的生態修復治理,著力打造3A旅游景區。目前,文化公園擴建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葫蘆山風景區設計規劃已完成,等待驗收后施工建設。
設施建設實現路暢鎮美
元旦小長假,臨空區還地橋鎮的金虹路,大小車輛來往繁忙,路邊的行道樹隨風搖曳,一排排嶄新的路燈照亮黑夜……
金虹路是還橋大道和錦冶一級公路新增的南北向連接通道。目前該路已建成通車,不僅成為來往鎮區路程、緩解交通的發展路,還是周邊村民發家致富的小康路。
近年來,臨空區還地橋鎮依托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大力實施強鎮工程,推進路、電、水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提檔升級,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助力臨空經濟發展。
按照“對外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生產路”四級道路體系,實施319省道提檔升級、建設完善機場高速路網,并新改擴建金虹路、園區13號、14號路等5條產業路,進一步完善轄區路網;與農村產業發展、休閑旅游相結合,推進“四好農村路”改擴建項目,積極實施第一批19條和第二批39條鄉村道路刷黑提檔升級工程,科學謀劃三山湖生態園、三華生態園、花海知音等產業路互聯互通,實現區域微循環。
依托水生態修復項目,加固保安湖湖堤,河涇港、郭家垴港清淤和護坡修復4.4公里,生態護坡2.2公里,機耕道路硬化6.21公里等,便利了區域交通。
此外,該區還地鎮還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實施軍山還建點和科創中心建設、鎮區亮化、雨污分流、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電商服務網點和便民服務店建設等項目,完善鎮區服務功能。
共同締造煥發鄉村新生
小三園、休閑廣場、公共廁所……沿著臨空區還地鎮黃崗村村委會門前刷黑的道路一路向前,多彩的文化景觀和完備的基礎設施,可謂一步一景、景景動人。
黃崗村是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建設重點村、全省12個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助推共同締造試點村,近年來,該村建立“村黨組織+村灣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帶領村民積極參與共同締造工作,盤活閑置資源,推動鄉村振興。
該村先后實施廁所革命、硬化通村公路、溝渠清理、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新建公廁、綠化保潔等人居環境整治項目11個,積極改善人居環境。目前11個項目已全部完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記得住鄉愁的同時,生活像城市一樣便捷,環境整潔、產業興旺。
同時,該區還地鎮以黃崗村新農房試點為契機,結合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立足群眾需求,以點帶面,統籌推進村莊現代化建設,以高品質建設、高水平規劃、精細化管理推進新農房建設,打造經得起時間檢驗、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
據悉,黃崗村新型農房建設示范點EPC項目總占地面積15畝、建筑面積8600平方米,新建民居、鄉村綜合服務站、便民商店和快遞點等34棟房屋,還有公共停車位、垃圾收集點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定期開展“漁趣”主題垂釣、以“魚”為主題的美食沙龍等活動,強化農文旅結合,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
隨著全面推進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工作,臨空區還地橋鎮逐漸形成“漁樵耕讀”露營基地、田園風光展示區、養殖垂釣區、果樹種植區、春風江南小鎮為一體的“一心、三環、多區”的國土空間布局,為轄區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