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李玉)早在今年1月初,黃石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此舉背后有怎樣的考量?這場發布會上有。1月12日,黃石市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市發改委(市長江辦)通報了黃石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實施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舉措。
“在2023年全省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和長江經濟帶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十大行動中,我市均獲評優秀等次,集中體現有5個方面的成就?!秉S石市長江辦主任,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鄧斌說。
——堅持久久為功,持續推進生態修復保護。黃石市累計拆除沿江非法碼頭泊位123個,長江黃石段507個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率達96.1%,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100%。對歷史遺留的464處廢棄露天礦山全面實施整治復綠,修復完成率達96%……高質量完成2018—2021年國家長江警示片反饋黃石的8個問題整改,南坦湖湖泊侵占、夏浴湖湖泊侵占問題整改均被列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生態修復成功案例。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推進綠色轉型發展。通過“百企技改”工程,近年來黃石累計實施工業技改項目300余項,總投資超900億元,推動一批傳統產業、傳統企業實現“二次創業”。黃石先后4次獲評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考核優秀等次,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多次獲國務院激勵表彰。
——堅持開放包容,著力打造武漢都市圈東向開放橋頭堡。2023年底,黃石新港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萬噸,創歷史新高。先后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綜合保稅區等,黃石第13次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率先在全省實現鐵水通關一體化,常態化開通黃漢歐“長江號”中歐班列、黃石至川渝水鐵聯運示范線路,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全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
——堅持聚沙成塔,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旅宜居城。以城市更新、建設完整社區為抓手,黃石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累計改造老舊小區345個,惠及居民15.7萬戶。在保護歷史、保留風貌的前提下,加強對小紅樓、華新1907文化遺址公園、西塞山風景區、半壁山古戰場遺址等沿江區域景點整體保護利用,彰顯荊風楚韻。
——堅持守土盡責,不斷完善長效管控機制。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黃石不斷提升流域生態環境品質。在縱向生態管控方面,在全省率先出臺《黃石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黃石市生態控制線管理條例》等地方法規,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1564名。在橫向生態協作方面,與鄂州、咸寧制定梁子湖、富水流域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建立了跨界流域協調監管和治理機制。
同時,根據《實施方案》,該市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的努力奮斗,長江黃石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創新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產業發展能級大幅提升,樞紐節點地位不斷鞏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成勢見效。
一切過往皆成序章。站在更高的起點上,鄧斌表示,將認真貫徹執行《黃石市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統籌推動23項重點工作和185個重點項目落實落地,全力以赴守護自然生態之美、做強經濟發展之基、推進“雙集中”高質量發展之進、提升開放合作之效、守牢安全穩定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