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胡小軍)1月8日,在政協第六屆黃岡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黃岡市政協主席洪再林作工作報告。
“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洪再林說,主動站位一線,服務發展大局,始終與黨委、政府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
緊扣市委部署積極履職盡責
洪再林說,2023年,黃岡市政協確定16個重點協商議題,集成運用多種履職形式,建言資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及時召開市政協常委會會議,知情明政、凝聚共識,引導全市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圍繞全會明確的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深入開展協商調研,為發展謀良策、建真言。
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參與強縣工程13個專班工作,牽頭推進黃岡品牌建設,實施品牌建設“六大行動”等,為黃岡市積聚發展優勢注入新動能。
深入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
報告指出,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思路,積極探索政協履職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新途徑,創造性落實省政協和市委工作部署,扎實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
同時,印發在全市政協系統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的通知,進一步健全組織體系、建好協商陣地、規范協商頻次,堅持一個季度一個主題常態化推進。
全市已建成“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委員議事室593家,開展議事活動1179場次,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參加活動6294人次,助力解決民生實事1162件。
此外,積極探索把委員議事平臺建在產業鏈上,新建產業鏈委員議事室11家。各縣(市、區)政協結合實際,創新載體,推動一線協商向基層延伸、向全域拓展。
紅安縣常態化運用“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助推亮劍大學城建設成勢見效;麻城市圍繞菊花、老米酒等特色產業發展開展一線協商,現場協調解決基礎設施、技術指導等實際問題;羅田縣圍繞平坦原抽水蓄能項目征地拆遷等工作,與群眾面對面協商,確保項目順利核準和開工建設。
扎實開展“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報告指出,組建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小組89個,每個委員小組助力一個村組,引導委員當好“四員”(宣傳員、參謀員、戰斗員、監督員),落實“1234”工作機制要求,每個季度組織委員小組到助力村開展一次活動,通過直接投資、合作經營等形式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開展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引導人才、資金、項目、技術等要素向鄉村聚集,真心實意為基層辦實事、解難事。
據介紹,黃岡全市共有1271名政協委員參加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興辦民生實事324件,投入各類資金1.31億元。助力麻城市黃土崗鎮桐枧沖村的省政協第八委員小組通過“共同締造”,拓寬刷黑進村公路4.8公里,建成800平方米共富工坊、1800平方米智慧大棚,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委員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