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阮瓊 見習記者胡曉雯 通訊員程貞貞)“回望2023年,開發區·鐵山區錨定爭當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主戰場排頭兵的發展定位,乘勢而為,承壓前行,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新答卷。”12月26日,在黃石市“打造增長極 建功先行區”主題系列的開發區·鐵山區新聞發布會上,黃石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鐵山區政府區長余文化如是介紹。
余文化說,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8.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億元,經濟社會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具體表現在,主導產業集聚成勢、創新驅動賦能蓄勢、產城融合升溫起勢、營商環境升級聚勢、改善民生塑造優勢。
在產業發展方面,開發區·鐵山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形成了后勁的新項目多,質效的好企業多,有潛力的增長點多的良好局面。成功引進諾德復合集流體、中科光芯等億元以上項目117個;三豐智能、楠田科技、鴻福新材料等30家企業獲評黃石制造業百強;新增寶科智能等產值過2000萬元企業28家、智慧光子等過億元企業44家,晟祥銅業產值突破百億。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突破400億元。
在科技創新方面,開發區·鐵山區支持引導企業技改煥新,大冶鐵礦智控中心等36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全面完成,新增市級以上研發中心5家,被認定為全省首批省級人才基地創建單位。
在產城融合方面,開發區·鐵山區強功能、提品質、聚人氣,加速新區產城融合,實現了產業能級、交通路網、人氣商氣“三提升”。新國乒基地、農商行總部、金融中心等38個重點項目開工;4條城市斷頭路、5條核心區道路通車;承辦全國足球、籃球聯賽等體育賽事30場,集聚人氣“流量”50余萬人。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開發區·鐵山區為12家企業協調融資30.5億元,幫55家重點企業招工2.6萬人,解決了企業融資、用工等燃眉之急。搭建供需服務平臺,全年減稅降費7.5億元,助力企業降成本、找市場、爭政策,企業信心穩、干勁足。
圍繞群眾對優美環境的需要這一現實要求,開發區·鐵山區持續打造良好人居環境,綠色生態環境以及穩定社會環境。尤其是在人居環境方面,開發區·鐵山區用好共同締造的理念方法,積極推進完整社區與和美鄉村建設;新改建劉太公路等農村公路30公里,完成5個示范村、26個整治村環境治理,農村寄遞物流網點全覆蓋,汪仁鎮劉鋪村、大王鎮港西村、太子鎮李姓村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我們將圍繞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工業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以加速融圈入群擴大開放開發,持續壯大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切實把潛力轉化為實力,把機遇轉化為優勢,為黃石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余文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