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錚 通訊員 阮詩穎 陳李東方)“在這里做事能幫到周邊居民,我很高興。”12月13日,62歲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樣,來到咸安區浮山街道香城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為前來尋求幫助的社區居民干點“針線活”。自她入駐以來,已累計縫補近70余件衣物。
社區為何辦起了生活服務中心?這個中心能夠為居民提供哪些便利?12月13日,記者帶著問題走進咸安區浮山街道香城社區生活服務中心一探究竟。
提起建設該中心的構想,香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孫芳表示,此前社區發現轄區新建小區較多,物業服務能力有限,居民時常碰到縫補難、維修難等問題,所以多次通過小區“星空夜話”,組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共商共謀,征集大家對于平臺建設、服務需求及服務機制的意見、建議。
“考慮要做到便民與實惠相結合,我們整合居民、愛心商家的意見及實際情況,最后決定依托公服用房開辟一處約140平方米的空間,打造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免費為居民和零工商販搭建一個雙向平臺。”生活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香城社區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號召帶動轄區的黨員、居民、志愿者共商共謀共議,通過推薦或自薦選出轄區的愛心商家,最后社區綜合評估邀請“手藝巧、口碑好”的老師傅入駐。
劉小建便是其中一位,他從事維修服務多年,結識了許多水電維修方面的手藝人。在他的帶動下,陳志、劉茂炯等志愿者紛紛加入香城社區生活服務中心。
隨著一位位匠人與愛心商戶的加入,社區生活服務中心不僅能為周邊居民提供裁剪、修鍋補鞋、小家電維修等站內服務,還能提供大家電、水電疏通等預約上門服務。中心還開通了“紅色服務110”熱線電話,可24小時接聽居民電話,按需派單給對應商家師傅,與居民約定時間上門提供服務。
同時,還發動了32名黨員組建起3支志愿服務隊,根據每個小區常住人口特征的不同,不定期到各小區開展流動服務。
該中心采取“零租金”入駐模式減輕商戶經營成本。同樣,進駐的商家、“手藝人”也須向居民收取較為低廉的費用,以此形成“雙向奔赴”的良性循環。
“社區接到居民的需求及時與商家派單,我們針對一般群體是低于市場價收費,針對困難群體提供服務時只收取維修成本費,對低保戶、五保戶等特殊群體提供免費服務。”孫芳介紹道。
現場正在等待縫補棉被的張女士說,裁縫王阿姨手藝好、而且價格便宜,“在外面縫補這2件可能需要花費20余元,在生活服務中心僅需6元。”
運營4個月來,該中心已引進家電維修、水電維修等12家服務主體,組織“愛心商戶”和“手藝人”走進凱悅學府、凱陽天驕等4個小區開展便民服務,服務人群610人次,累計為居民節省費用1萬余元。
為規范管理,中心還制定印發了《愛心商家考核評估制度》,上門服務均需佩戴服務驛站工作牌。服務結束后,居民可掃描工作牌上的二維碼,對服務實時評價。中心將安排專人進行回訪,同時開通了投訴專線,供居民針對服務進行反饋投訴。
目前,香城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的輻射面不斷延申,在浮山街道黨工委指導下,服務逐步覆蓋到天潔、咸寧市高新外校、鄂南高中等片區。如今,居民“針頭線腦”問題有需求,撥打“紅色服務110”熱線電話,一刻鐘便可享受便捷、優惠的服務。
下一步,香城社區繼續踐行“共同締造”理念,不斷拓展和充實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的功能,持續提升服務居民的能力和水平,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便捷、優惠的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