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夏小俊 李慶 肖杰)寧波,別稱“甬城”,因境內有甬江而得名。黃岡,位于長江之濱,大別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寧波至黃岡”江海直達航線開通。通訊員 供圖
山海相牽,齊心奔富。自對口合作開展以來,“沿海”攜手“內陸”、“港區”帶動“老區”,聚焦“中央要求、黃岡所需、寧波所能”,以全方位、多領域合作共踐山海之約。站在新的起點,甬黃兩市正攜手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典范,奮力在新征程上書寫深化對口合作的時代新畫卷。
寧波——黃岡旅游包機航線開航。通訊員 供圖
共擔重大使命
對口合作漸入佳境
寧波與黃岡,雖重山所阻,遠隔千里,卻情緣不斷。千百年來,仕緣相通、商緣相融、文緣相親、血緣相連,兩地人民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特別是經國務院同意,2022年5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方案首次明確了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與東部城市的結對關系,其中黃岡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明確與浙江省寧波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期限為2022年至2030年。
寧波、黃岡聯合組織文旅宣傳推介活動。通訊員 供圖
方案提出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共同建設產業合作平臺載體五項對口合作重點任務。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開展對口合作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協調發展方面的一項重要舉措。
聚焦“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心系“市之大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今年3月,《寧波市與黃岡市對口合作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已經浙江、湖北兩省政府共同印發。兩市據此全方位開展對口合作工作。
兩地開展對接交流活動。通訊員 供圖
今年4月,黃岡市正式成立了“黃岡市深化與寧波市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市長任雙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雙方均印發了2023年對口合作工作要點。
寧波市發文明確了寧波10個區(縣、市)和寧波高新區與黃岡市10個縣(市、區)和黃岡高新區的結對合作關系。
為進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寧波、黃岡明確了“高層互訪交流、協調推進、部門交流、區縣對接”等機制。兩市互訪交流愈加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黃岡市共計赴寧波市交流對接100余次。兩地對口合作漸入佳境。
梳理各自優勢、尋找互補領域、謀求合作路徑……在一次次互訪互學中,干部群眾內心改革求變的思想火花不斷迸發,在跨越山水的深情厚誼中創造新機遇、深化新合作、鋪就新道路。
從兩地部門頻繁互訪,到合作項目加速落地,從紅色血脈的不斷賡續,到文旅合作、民生事業的全面“開花”,對口合作如一條紐帶,將重山為阻、千里之遙的出海口寧波和革命老區黃岡彼此相牽,緊密相連。
麻城-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通訊員 供圖
共踐山海之約
跨越千里互動頻繁
5月30日,寧波黃岡旅游包機航線開航,黃岡與亞洲最大的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一江之隔、一橋相連,10分鐘直達。
公路、軌道、航線,正在甬黃兩地之間,織密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走上快車道。
黃岡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光輝燦爛的紅色文化、璀璨奪目的名人文化、源遠流長的戲曲文化、享譽世界的醫藥文化、久負盛名的禪宗文化、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自然生態優美、物產資源豐富。
春有山花爛漫,夏有飛瀑流云,秋有層林盡染,冬有溫泉滑雪……四季有景的黃岡是不可復制的文旅體驗圣地。新航線的開通,將為寧波旅客來黃旅游提供更多出行選擇,對兩地民眾進一步加深了解,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杭甬雙城——黃岡文旅交流推廣活動。通訊員 供圖
在航線開通前夕,寧波市、杭州市兩地文化廣電旅游局攜當地旅行社來黃岡市開展“杭甬雙城——黃岡文旅交流推廣活動”,實地考察東坡赤壁、遺愛湖、南武當、畢昇紀念園等景區,沉浸式體驗茶葉谷、鳩茲古鎮夜游,品嘗東坡肉、畢昇餅、佛手山藥等地方特色美食,調研擬對接合作的文化和旅游項目,全方位對文化和旅游產業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在東坡赤壁碑閣中,來自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的二級巡視員邱金岳,在看到被稱為中國三大行書之一的蘇軾手書《寒食帖》時輕輕吟念。
“因為蘇東坡,杭州與黃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寧波市與黃岡市又是對口協作關系,對黃岡我們感到無比親切。”邱金岳感嘆,杭州西湖、黃岡遺愛湖不僅面積大體相當,景觀文化意蘊濃厚,而且有著相同的文化基因,作為文旅部門將組織有關企業共同參與兩地之間文旅產業的發展,在人文交流、相互學習的基礎上,共同研發“東坡文化”文旅產品。”
5月31日,寧波黃岡地標優品館開館。通訊員 供圖
黃岡是農業大市,農業資源豐富,特色品種多樣,僅地標優品就多達92個。寧波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揮比較優勢,幫助革命老區延伸農業產業鏈,打造冷鏈物流體系,強化農產品產銷對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同時,開展臨空人才交流互動,合力發展壯大臨空產業。
據介紹,作為湖北唯一入選市州及最新入選的療休養目的地城市,僅寧波市奉化區職工療養報名人數已超六成選擇黃岡。兩地文化旅游合作前景無限。
黃岡享有“紅軍故鄉”“紅色搖籃”“紅旗不倒”的美譽,紅色基因世代相傳。
鄞州學子與麻城少年共繪一幅畫。通訊員 供圖
11月,隨著“麻城紅色研學之旅開營儀式”的啟動,Z32次列車載著三十余名寧波鄞州師生,遠赴700公里外的麻城市,開展為期三天的紅色研學之旅。
“三條半槍出革命”的大別山歷史文化陳列館,“二十六將出乘馬”的乘馬會館,“紀念黃麻起義”的烈士陵園……滿滿當當的三天,鄞州學子用腳步丈量了麻城的紅色沃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英雄事跡。
兩地學子互換禮品。通訊員 供圖
共赴美好未來
雙向賦能續寫新篇
產業合作,互利共贏同向未來。
2022年4月26日,“麻城—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線路開通,截止目前發往北侖港專列有89列4005組、22萬噸,綜合物流成本降低6%左右。今年5月份黃州港至寧波港大宗物資開通江海直達航線。
羅田縣與寧波及長三角區域簽約代表性項目。通訊員 供圖
盡管兩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僅一年多時間,但是走在黃岡城鄉,走進學校、醫院、企業……對口合作的足跡,不僅烙印在黃岡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田野鄉間,更深深銘刻在兩市人民的心里。
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以來,兩地立足各自比較優勢,重點領域合作高效務實開展。
黃岡紅安和浙江余姚共同發力打造人才培養平臺。通訊員 供圖
近日,寧波高新區和黃岡高新區管委會正式簽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明確,充分發揮寧波在產業、資本、市場等優勢,立足黃岡資源、生態、人文等條件,在產業協同、創新共享、資本合作、開放互通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
兩地加強醫療領域交流合作。通訊員 供圖
支持發展雙向“飛地經濟”,借鑒寧波高新區“一區多園”管理體制經驗,協助黃岡高新區強化各園區之間互動協調發展,構建兩區聯動發展格局。
雙方同意,積極開展產需對接、產用結合,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合作,推動寧波創業園、浙大科技園寧波分園、甬港現代科技園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與黃岡高新區加強合作交流,支持黃岡創新培育高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零部件等新興產業。
寧波赴外勞務協作湖北黃岡行。通訊員 供圖
甬黃兩地高新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兩地產業合作的不斷深化拓展。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以來,寧波積極利用開放、互通、產業優勢,支持黃岡產業升級發展,通過樹目標、建機制、搭平臺、引資本、優服務等方式,為譜寫黃岡革命老區“兩個更好”貢獻寧波力量。
短短一年,奉化區與黃梅縣對口合作產業園、紅安縣與余姚市、象山縣與團風縣共建產業園已經掛牌。北侖-羅田軸承產業園已開工建設,規劃總面積250畝,計劃總投資20億元,園區主要承接寧波市高端裝備產業轉移,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稅收1.25億元。
滕頭鄉村振興學院黃岡分院揭牌。通訊員 供圖
一份份合作協議的簽訂、一個個產業項目的落地、一項項惠民舉措的實施,放眼充滿生機活力的寧波與黃岡,對口合作成果比比皆是。
志合越山海,甬黃咫尺間;港區攜老區,接續譜新篇。新時代的甬黃對口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雙向賦能、雙向奔赴,更加動人的故事正在激情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