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元堂公司養殖的烏黑雞。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友江、周沁)“咯咯 、喔喔”“咩咩、咩咩”“嗷嗷、哼哼”……11月14日,在大冶市靈鄉鎮長坪村眾山下的湖北省黎元堂農業發展公司種植養殖基地,連續多天陰雨天氣后放晴,動物們在冬日暖陽下放養覓食著實歡快。
“是村‘兩委’一班人的熱忱打動我們返鄉創業的。”黎元堂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胡長青介紹,公司于今年年初成立,通過流轉村集體和部分村民土地、山場,目前種植中藥村20余畝,養殖烏黑雞1000只,黑山羊140頭,黑土豬50頭。
長坪村緊鄰鎮區,雖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但由于鎮區建設用地需要,有限的空間也影響了經濟發展“施展拳腳”。全村1300人,目前僅有土地面積百余畝,山場面積800余畝。
盤活小商品市場建設綜合購物超市。通訊員 供圖
“用寸土寸金形容我們村目前的現狀再恰當不過了。”長坪村黨支部書記胡堅直言,土地問題是牽涉歷屆村兩委班子精力最大的,如何打破局限,讓“寸土”生“寸金”,發展村級經濟,帶富村民,成為了每屆村“兩委”班子的不懈努力目標。“這些年來,我們主要是通過布局門店、盤活存量資產、流轉有限土地發展產業來發展村級經濟。”胡堅總結了盤活村集體經濟的“三招”。
第一招布局門店。十余年前,當鎮區建設如火如荼時,時任村兩委一班人根據建設規劃,自籌資金謀劃商業門店布局,建設小商品市場一個,臨街門店50余個。這些門店優先承租給村民經營,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租金收入5萬余元。
第二招盤活存量資產。由于多種原因,小商品市場經營不善,村里通過引進浙江商人投資改造,建設了一處營業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綜合購物超市,每年為村集體和部分村民增加收入30萬元。另外,通過引進投資商盤活閑置多年的村集體企業五金廠、塑鋼廠,建設一家家具城和服裝廠,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第三招流轉有限土地,讓“寸土”生“寸金”。通過流轉村集體和部分村民土地、山場面積建成黎元堂農業發展公司,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萬元,通過流轉村集體山場面積建設華安爆破公司,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
盤活閑置企業建設的服裝廠。通訊員 供圖
“我們村集體經濟這些年得到了長足發展,也讓村民得到了實惠。”胡堅介紹,十余年來,除投入近千萬元改善村莊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外,一直堅持每年重陽節給60歲以上老人發放200元標準的慰問物資,每年春節給80歲以上老人發放200元標準的慰問物資,村民入伍、學生考上大學發放1000至3000元獎勵資金,特殊困難群眾每年可申請1000至3000元的資金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