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呂鑒蕾 曾達飛 通訊員 張曉琴)鄉村振興、翼路前行。
11月7日,湖北電信數字生活運營中心總經理助理聶焱為參加全省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會的嘉賓,系統梳理了電信數字鄉村平臺五大特點,即點亮“平安之眼”、武裝“智慧大腦”、唱響“和美之聲”、發揚“共同締造”和深耕“智慧農業”。
聶焱說,天翼看家攝像頭全方位覆蓋超90%的村鎮縣,守護千萬家園;天翼云眼在公共路口為雪亮工程補盲,全省已超過100雙高清眼睛,24小時云在線,有效彌補政府探頭和警力不足的問題。
“人工智能AI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由人防到技防。”聶焱介紹,數字鄉村平臺豐富了重點人車盯防、水域布控、森林防火、秸稈焚燒、老人守護、電子圍欄等智能場景。全省2.4萬個防溺水攝像頭和智能播報正在運行,守護兒童生命安全,也為防汛抗災等應急指揮調度,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在和美鄉村建設方面,湖北電信持續開展黨建宣傳、村務通知、便民服務、法制知識、特色文化等多媒體資源傳播,并聯動安防、健康、老人看護類智能設備,使用多媒體通知手段,持續倡導文明鄉風。
聶焱介紹,結合“共同締造”實踐活動,各單位均開展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方式,攜手本地電信,實現數字+基層治理新模式。如,黃岡麻城縣委組織部創新建設了“群眾按1,服務就到”平臺,群眾隨時隨地可反映自己的需求,村委會也能夠及時了解和反饋。
同時,數字鄉村作為農業新變革的催化劑,其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
對此,聶焱例舉道:“十堰市竹溪縣的智慧茶園,借助360全景視頻、土壤墑情以及環境氣候監測等先進技術手段,融入了物聯網設備和溯源系統等尖端科技,從而實現了農產品從種植至采收全過程的追蹤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