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湖北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輕工業是湖北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如何推動行業增長,助推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跑出優生態加速度
支持三大都市圈“兩大產業”做大做強
“擴內需、促投資、拓市場、保供給、優生態。”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曉華介紹,我省將打好擴內需的組合拳,充分激發內需潛力;用好促投資的關鍵招,促進投資有效增長;找準拓市場的突破口,全面拓展市場空間;練好保供給的基本功,提升行業供給水平;跑出優生態的加速度,完善優化產業生態。
在項目建設上,我省將加快推動中國信科智慧光網、長飛先進半導體、京山一道新能源光伏、海天調味品、歐派家居智能制造、元氣森林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在產業轉型升級上,用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資金,加大對技改項目的跟蹤服務,引導市州謀劃、儲備一批技改項目。
我省還將重點支持武漢聯想、烽火通信等企業做大做強國際市場;鼓勵長飛等企業擴大海外產能;幫助武漢新芯、華星光電等企業擴大海外市場;指導輕工行業加強“一帶一路”、RCEP地區市場研究,支持香菇、保健酒、樂器等優勢輕工細分行業的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拓展國外市場。
跑出優生態的加速度,加快推動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向世界級產業集群躍升;支持武漢都市圈在集成電路、光通信、新型顯示等核心領域研制一批技術領先的重大產品,襄陽都市圈重點發展半導體、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等,宜荊荊都市圈重點發展電子材料、新型顯示、電子元器件以及智能家電、造紙包裝、家居建材等;發揮中國信科、武漢聯想、華星光電、華工科技以及美的、海爾、格力、農發集團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武漢電子信息制造業占全省行業超六成
加快釋放更多新質生產力
“武漢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占全省行業的62%,占全市規上工業的18%,對于穩定全省、全市工業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明文龍介紹,前三季度,武漢市電子信息制造業逐月向好,呈現持續恢復、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
明文龍介紹,第四季度,武漢將繼續強化要素保障、項目建設、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全力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新突破,再造新優勢,提升光電子產業集群建設水平,更好發揮電子信息制造業在工業中的支撐、引領、賦能作用,釋放更多新質生產力。
武漢市將推動高端光電子器件、IC載板等在建項目建成投產,第三代半導體、移動通信設備等項目加快建設,大硅片、智慧光網等項目盡早開工,推動硅光芯片、三維相變存儲、OLED噴印裝備等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力爭全年新開工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8個。
當前,我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增長主要面臨三大挑戰:需求不振、外貿不穩、供給不優。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會長、湖北江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楊道虹介紹,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湖北江城實驗室是推動行業發展、密切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和紐帶,將深化融合發展,提振穩增長整體效能。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與汽車產業“強強聯合”,建設行業聯盟,在車規級芯片、自動駕駛、車用顯示屏、智能儀表等領域培育壯大新增長點;深化電子信息產業與化工產業融合發展,向外推介武漢、黃石、宜昌等電子材料集聚園區,協助超高純電子級磷酸、電子級硫酸、CMP拋光墊、柔性顯示基板材料等我省優勢電子化學品進入更多產線。
首期發放300億元湖北消費貸
預計11月全面開展業務受理
“實現輕工業穩增長目標,除了努力推進重點行業壯大規模外,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是關鍵之舉。”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自才建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通過建立完善輕工產業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加快構建我省輕工行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引導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上游攀登,實現轉型升級。
陳自才介紹,近年來,湖北工業大學聚焦生物制造、農副食品加工、健康食品制造、酒茶煙、特種紙品等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科技成果并成功落地轉化,形成了鮮明的優勢和特色。下一步,將更大力度地圍繞企業需求抓創新、出成果、促轉化,更大力度地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助力我省輕工業穩增長。
優供給,促消費。今年4月,我省出臺《關于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推動經濟穩健發展接續政策》,提出設立湖北消費貸,鼓勵省內居民汽車購置、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等線下信貸消費。
“該項政策是湖北在全國的首創,對于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升級、擴大輕工業產品銷售具有重要意義。”省商務廳調研員李莉萍說。
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研究制定了《湖北消費貸款貼息項目實施細則》,即202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個人新增單筆消費貸款達到1萬元以上10萬元以內部分,省級財政按照年化利率1.5%、期限兩年、最高累計3000元予以貼息,鼓勵省內居民汽車購置、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等線下信貸消費。其中,購置家用車及(或)車輛附加產品獲取的信用卡分期、分期貸款等金融產品,貼息前年化利率不超過最新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1.5倍,其他消費貸款金融產品,貼息前年化利率不超過4%。
她介紹,現已確定工商銀行等19家湖北消費貸款貼息項目承辦單位,研究制定了《首期300億元湖北消費貸款第一年度貼息資金分配方案》,并報省政府批復同意。
經省商務廳協調,財政部門近期將逐批對已完成開設專用賬戶的金融機構所分配的貼息資金予以先行撥付。目前,19家銀行已對全省轄區內支行開展貼息培訓宣導,部分銀行已經開始收集資料,進行業務預受理。
“預計11月份,待專項資金撥付至銀行后,將全面開展消費貸業務受理。”李莉萍說,“歡迎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前往貸款銀行咨詢辦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通訊員 汪池兵 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