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陶輝 通訊員 蘇亮 陳術 )一頓暖心餃子、一道民俗盛宴、一組家風故事宣講會……10月23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黃岡市羅田縣白廟河鎮付家廟村廣場老少同樂、暖意滿滿,“我們的節日·重陽”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示范性志愿服務活動在這里舉行。
活動現場。記者 陶輝 攝
一大早,村里志愿者就準備好了白菜、韭菜、面粉、豬肉等食材,切菜、拌餡、和面、搟皮兒、包捏……大家分工明確,相互協作,配合默契,邊聊邊包、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兩輛大巴車姍姍來遲,來自武漢的近百名老人和本地的老人順次坐到廣場中央,活動正式開始。此時,村里的嫂子、大媽們已完成了從“灶臺”到“舞臺”的自由切換,他們放下搟面桿,迅速換上亮麗的舞蹈服,為現場老人送上第一個節目——廣場舞《最炫民族風》,盡管身形和動作并不統一,仍然贏得一陣陣掌聲。
觀看文藝表演。記者 陶輝 攝
接著,來自付家廟村老年合唱團、白廟河鎮、羅田縣文化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音樂學院等帶來的歌曲、舞蹈和東腔戲等,現場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
愛心老人與留守兒童“結親戚”。記者 陶輝 攝
“謝謝爺爺奶奶們,祝你們節日快樂。”舞臺上,12名來自白廟河鎮肖家坳小學的小朋友們拿著精心準備的繪畫作品,送給來自武漢的老人們,讓現場觀眾無比動容。
肖家坳小學二年級學生王海濤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著“愛心奶奶”冷玉蓮給他帶來的禮物,“有新書包、新華字典、還有好多好多文具,我可以用到三年級。”王海濤笑開了花。
今年78歲胡秀芝是肖雋潔的“結對奶奶”,她耐心地詢問著小朋友的生活學習情況。“這個孩子乖巧懂事惹人疼、我又多了一個孫女。”胡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并表示,以后會經常給小朋友打電話,并找機會請“孫子孫女”們到武漢做客。
對這些城里來的爺爺奶奶,在一陣交流過后,孩子們逐漸放下拘謹,與爺爺奶奶們拍照留影,場面溫馨、其樂融融。
12名小學生獲結對幫扶。記者 陶輝 攝
據了解,此次結對幫扶活動由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駐付家廟村工作隊、養飬窩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策劃,幫扶對象每年可獲得2000元以上的資助,用于繳納校車費、學雜費等開支。根據孩子們的需求,老人們還將書籍、書包等各種學習用品寄到家里。對孩子們提出的微心愿,老人們搶著認領,幫助完成。
為老服務公益集市一角。記者 陶輝 攝
環顧舞臺四周,羅田縣婦聯、縣科協、縣衛健局、縣紅十字會、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多家單位齊聚,為參加活動的老人提供義診、義剪和養生保健知識講解等服務。
“最美家庭”宣講。記者 陶輝 攝
九九重陽話家風,孝老愛親傳美德。本次活動由黃岡市委文明辦、羅田縣委組織部和宣傳部主辦,羅田縣委文明辦、羅田縣婦聯、白廟河鎮政府等單位承辦。在舞臺另一邊,來自黃岡市、縣、村的“最美家庭”張楚涵家庭、方莉家庭、張娟家庭、潘天福家庭代表紛紛登臺,宣講他們敬老愛老、孝老愛親的優秀家風故事。
志愿者為老人包餃子。記者 陶輝 攝
臨近中午,欣賞完文藝表演,老人們和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此時,爐火旺燒,開水翻滾,幸福和諧的煙火氣呈現眼前,湯圓、餃子、長壽面端上了餐桌。